作了出来,此纸如宣纸一般柔软顺滑,但却无比坚韧,远胜当今社会的a4纸,更是降维吊打汉代的所有纸张。
有了第一张成品,蓝天的心里就有底了,将技术交给了自己雇佣来的猎户们,自己则带着成品的纸张准备去找皇甫嵩了。
携带着自己刚做好的纸张,蓝天回到了太守府,求见了皇甫太守。此时的皇甫嵩也刚收到了八百里加急寄回来的信件,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刚准备找蓝天,没想到他自己就找上门了,不禁大喜,赶紧让管家将蓝天请了进来。
蓝天也是一个急性子,刚一进门还没等皇甫嵩开口就急忙说道。
“皇甫太守,草民蓝天有一事相求。”
“哦?何事,但说无妨。”
“太守请看。”
说着蓝天就将自己手中的刚做好的纸张递了上去,皇甫嵩也是一个读书人,纸刚一上手就察觉到了此纸的不凡,询问了一下蓝天,得到肯定后,随即将纸张铺开,于上题写了起来,一气呵成,委实是一副好字。
“好纸,你从何处得来?”
“回太守,此乃草民自制而成。”
“哦?此纸年产几刀?”
“回太守,此纸草民两日制成,两日间可制成一刀,如若需要还可加大产量。”
“叮,收到来自皇甫嵩的震惊值+1000。”
“叮,收到来自皇甫嵩的震惊值+1000。”
“叮,收到来自皇甫嵩的震惊值+1000。”
...
一连弹了十几条,也不怪皇甫嵩如此震惊,纸在汉唐时期是稀罕物,高端文化用品,连唐代敦煌写经的时候有的都专门注明拿了几张纸,用了几张纸,金贵到了这种程度,可想而知它的产量。
“此言当真?”
“当然为真,如若太守不信,可随草民前往一观。”
“来人,速备两匹快马。”
等到战马牵来的时候,皇甫嵩才反应蓝天年龄过小可能还不会骑马,而且此时还没有出现马镫,那时的人们骑马有鞍无镫,人骑在马上纯粹是靠自己的双腿夹住马腹,以此来固定自己的身形。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先主备传〉中就有记载,刘备曾说自己:“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翻译过来就是,“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肥肉消散,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很久没有骑马作战,闲居安逸,髀肉复生。一想起时光如水,日月蹉跎,人转眼就老了,而功名大业尚未建成,因此悲从中来。”
第46章 造纸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