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入宫为“宦”
这个宦官名叫张居翰。
时值唐末乱世,公元857年,张居翰出生在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
由于封建统治者对于宦官管理的政策相对宽泛,宦官收养子的情况在当时较为普遍。
彼时,掖廷令张从玫为了让自己的仕途更为顺利,便想办法找了一位“大师”帮自己算命,而“大师”经过一番测算告诉张从玫,若想让自己的仕途更加顺利,需得一人助他改变自己的运势,而且还给出了这个人的出生时间、出生地点的范围。张从玫得大师指点之后,便派手下开始寻找这个能够给他好运的贵人。
张居翰和张从玫都姓张,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也符合大师给的范围。张从玫便有了想把张居翰收为养子的想法。
更加机缘巧合的是,张居翰的家庭情况并不富裕,出于种种考虑,其实张居翰的父母也有将他送到皇宫当太监的想法。
凭借着张从玫的官职和地位,张居翰自此也走上了仕途,第一步就是净身成为太监。
小太监示意图(清代)
吉人天相:免死于屠杀风波
天复三年,朱温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势,便联合了宰相崔胤一起上书唐昭宗,说宦官的权力正在不断扩大,将国家衰败,王室袁乱的原因归结于宦官。
而此时的唐昭宗已经成为朱温的傀儡,与其说朱温和崔胤是在联合上书请求昭宗剥夺宦官手中权力,不如说朱温早就想铲除宦官,只是在例行公事罢了。面对朱温的要求,昭宗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力,只能答应。
在昭宗答应的第二天,朱温就派兵将第五可范等上百宦官逼至内侍省进行屠杀。据说,朱温一共杀害了700多宦官。
而张居翰却没有被朱温杀害,这是为什么呢?
自张居翰成为宦官以来,他恪守本分,效忠君王,做事情非常认真,一丝不苟,而且相对于皇宫里面的其他太监,张居翰从不邀功自傲,攀附他人,他的“独特”得到了皇帝的认可,甚至为了嘉奖张居翰办事踏实可靠,赐给他已将象征着官职的绯色衣服。
当时正好幽州监军一职空缺,皇帝认为张居翰是担任幽州监军的合适人选。
“朕想派你到幽州任监军,你愿意去吗?”皇帝问张居翰。
“谢陛下隆恩,我愿前往”张居翰立马回答。
当时幽州的节度使是刘仁恭,刚得知皇帝派来了新的监军,刘仁恭心中暗想:“又是皇宫中哪个宦官到这里享乐来了,这个人肯定自持是皇帝任命的监军,来了肯定天天摆出一副臭架子,不干正事,一有好事情便到皇帝身边邀功”。
张居翰刚到幽州任职,刘仁恭其实并不待见他,处处提防着他。而张居翰之前在皇帝身边,察言观色的功夫已经是练得炉火纯青,张居翰已经知道刘仁恭好像对自己有很强的警惕性,但是对于这些,张居翰却一点都没有生气。<
第55章 指定抽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