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章 准备取经[2/2页]

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肥美的韭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用也是类似的。
      通常是用来告诉读者,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领域,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个领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较于摘要和结论,引言部分较长,显然不能很快将三篇文献的引言部分都看完。
      许秋略作思考,选择了先看发表在《化学评论》上的那一篇,毕竟这篇影响因子最高嘛。
      第一段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研究有机光伏这个领域”。
      借助有盗和谷狗,许秋将其翻译并总结,然后记录在了自己的科研记录本上:
      “太阳能是清洁、环保、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
      传统基于硅、CIGS等非金属的太阳能电池,虽然有着高光电转换效率(15%以上),已经商业化,但其成本高,且制备时会产生环境污染废弃物。
      近些年,有机光伏材料,因具有价格低、质量轻、可以制备柔**件等优点,而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有机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仍较低,目前最高10%。”
      然后,又在后面补充了自己的感悟:
      “对于太阳能电池,核心指标是光电转换效率,决定了它能把多少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
      无机电池的转换效率15%以上是商用程度,也就是在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条件下,而有机电池的10%是停留在实验室的阶段,要是工业化生产,能不能达到5%还是个未知数。”
      第二段主要介绍“有机光伏的发展历程”,许秋总结记录:
      “1986年,Tang等人首次发表了关于有机光伏器件的文章,光电转换效率只有1%。
      六年后,Heeger和Wudl课题组,采用共轭聚合物MEHPPV和C60作为双层有效层,并发现产生电流的原因是MEHPPV在吸收太阳光后将电子转移至C60,因此将这两种材料命名为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
      随后,研究者们发现将电子给体和电子受体混合后,制备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光电转换效率更高;
      直到现在,体异质结仍是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中最广为使用的有效层结构。”
      然后他用荧光笔,将出现的“共轭聚合物、电子给体、电子受体、体异质结、有效层”等不熟识的专业术语标出。
      最后一段,则介绍了本篇综述的行文顺序。
      许秋看了看,感觉没什么干货,便没有总结,只记下了两个专业名词,“形貌”和“电荷迁移率”。
      【文献阅读熟练度+10%】
      看着记录本上满满当当的一页,许秋感到非常满意。
      可随即,他又看到了那长达60多页的正文,刚刚收获的喜悦瞬间被冲淡了不少。
      “我的科研路,任重而道远啊。”许秋感慨道。
      第六步。查看正文。
      ……
      许秋等了半天,发现既没有额外的提示,也没有像之前几步的举例说明,只有四个字“查看正文”。
      稍微想了想,他觉得应该是自己推演得到的三阶文献阅读,熟练度太低的缘故。
      不如下午找学姐取取经?

第八章 准备取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