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的道路往下走,便说:“我跟同学去一些地方玩过,人家搞垂钓中心,来玩的人很多。”
“那是发达地区,我们是小乡镇,而且那边路不好,环境也差,搞垂钓投入很大。”
宋常安微微有些吃惊,垂钓中心这种小玩意儿,在发达地区不是个稀奇事,但是在这儿还是个新生事物,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父亲的寥寥数语,很是颠覆他的认知。在他的印象里,老爸就是那种庸庸碌碌的人,想不到脑子里很有经济意识,毕竟在那个市场经济还没有太成熟的年代,大多数人的脑子里还没有什么经济意识。
“我没想那么多。”宋常安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再扯下去并不明智,哪怕自己在省城读书,眼界开阔,但终究是个学生。
但宋家国似乎很想考量儿子一番,说:“鱼塘,不仅仅是鱼塘啊。”
换了以前,宋常安肯定听不出什么更深的意思,但此时,宋常安却是能够回过味来。是的,虽然只是一个鱼塘,但这是利益的交换,交换来了没有收益,那么宋家国这个交换方无疑就是失败的,就像买东西一样,那样东西对你并没有什么用,虽然价格便宜,花钱买下来,就是你的投资失败。
所以宋常安很清楚父亲的意思。当然,这鱼塘的用处宋常安清楚的很,只是该怎么说呢,显然,父亲没打算结束这个话题。
宋常安想了想,说:“爸,你觉得咱们平桥怎么样?”
“哪个方面?”
“各个方面。”宋常安一本正经地说,“我们虽然是十八线小城市,但发展迟早会来,帮助百姓致富,增强获得感,那么获得感体现在哪里?最明显的就是改善居住环境,进行城镇建设,这也是政绩之一。平桥还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老街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儿子向来不关心这些,忽然间大谈发展,很有点挥斥方遒的味道,难道他是想从政?
宋家国不动声色:“然后呢?”
“带动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品味,最直观的就是大兴土木搞建设。乡政府在老街,环境差就不说了,办公条件恶劣到令人发指,如果我是一把手,我肯定会重建一幢办公大楼,目的可不仅仅是建一幢楼那么简单。乡政府办公大楼就是行政中心,其他建设会围绕这个中心,老街那一片全是住户,不可能会在原址重建,无论是街道还是房屋建设,都不匹配,最好的办法就是选一个远离现在位置的地方,而且必须交通便利。”
宋家国被儿子的话吸引,顺着这个思路说:“那最好的地方就是省道路口。”
省道是一年前修建的,直达县城,交通确实便利。宋常安暗道惭愧,他的这些话放在后世谁都懂,但是在九十年代信息闭塞的小乡镇,就显得目光长远了,老爸是企管站一把手,经验丰富,这么一引导,立马有反应,而且他的判断完全正确,这就是实力和能力的体现了。
第15章 盘根问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