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明朝黄省曾《吴风录》上说:至今称呼椎油作面佣夫皆为“博士”,博士起初是指有博学之士,精通各种才艺的人,比如茶博士、酒博士、打铁博士等等。
到了元末明初,大家都没啥文化,都习惯用数字来称呼人,比如朱元璋一开始叫“重八”。
以此来推,酒肆客栈里面掌柜的肯定是老大,大家称呼他店家、店老大;跑堂服务的杂役排行第二,于是民间约定俗成的称呼为小二、店小二(其实是个尊称,后来成了蔑称)。
从明朝开始,小二就代替了“博士”的称呼。
如果你在讲明朝之前的电视剧里看到了“小二”的称呼,那一定是编剧没做好功课,啥也别说了,喷他。
不一会儿,酒博士就上了一壶普通的剑南烧春。
至于真假,杨明远也喝不出来,反正好的都上贡了,普通人都喝不到。
杨明远给十三郎倒了一杯,自己也倒了一杯,两个人便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个不停。
为了迷惑李二娘和十三郎,平时的杨明远除了极尽殷勤之外,还早就和十三郎打好了关系。
没事就叫上一起玩耍,有吃的喝的也第一时间叫他,称兄道弟,小恩小惠不停,就差拜把子了。
“每年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庆团圆,赏月吃饼猜灯谜,游江吟诗放花灯。我多么希望能和家人团聚,可惜的是家人都不在府城,远隔两三百里,不得团聚。十三郎,你家中亲人可是也在乡下?”
十三郎猛喝一口酒,仰天望着月亮,喟然长叹道:“乾和二年,剑南西川突将哗变,一路乱杀无辜,家中至亲惨遭毒手。”
十三郎猛地一拍桌子,恨恨道:“只恨我当年随师父在东川踢馆,等收到消息时,早已过了四五个月,我恨呐。”
又是桌子剧震,杨明远连忙给他倒了一杯酒,自己也抬起酒杯道:“这一杯,敬十三郎至亲,他们泉下有知,肯定不会怪你。只怨你突将凶残,连无辜老百姓也放不过,他日十三郎必能报这血仇。”
“晚了。”十三郎又饮一杯,悻悻地说道:“我们西川的节度使大人可不是一般的狠辣无情,他佯装招抚,在乾和二年六月的时候,就趁虚而入,将数千突将及其家属屠杀殆尽,那是真的一干二净啊。”
“啊,那是好事啊,十三郎你大仇得报,当满饮此杯,为报仇贺。”
“确实是好事,死的好啊。来,喝,都不是好人,都是狗咬狗...”话未说完,拿着酒杯的十三郎就一头砸在了桌子上,酣睡不醒。
杨明远摇了摇他的脑袋,试探道:“十三郎,快起来,还未尽兴呢。再来喝一杯,十三郎...”
连着呼唤、摇晃了好一会儿,十三郎都毫无反应,杨明远确定他应该是中招了。
趁着他刚才情绪激动,杨明远偷偷将下了蒙汗药的酒杯换给他,于是一举定功。
这个蒙汗药可是他在那个贵人房间里找到的,只能说杨明远运气好,不然他还真打不过十三郎,还要耗费更多心力和时间来筹划逃脱。
他起身唤来茶博士,付了酒钱,扛着十三郎就走。
等到离得远远的,到一个黑漆漆的街口,杨明远把十三郎往树边一放,随后溜之大吉。
第16章 摩诃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