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章 全新制冷压缩机[1/2页]

异时空黑科技 阿勇老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余跟杨校长等人一直讨论到中午才回到腾达机械厂。
      实在是因为那些校领导对他的提议太过热情了。
      要知道,现在的教授月工资也就是两三百元。
      突然整出个万元奖励制度,要说不震撼,不眼红,那肯定是骗人的。
      就算是知识分子,视钱财如粪土,那也得看这钱是怎么来的?
      通过自己专业知识得来的钱,就是社会对自己最好的认可。
      既改善、丰富了生活,又平白得到好的名声,谁不愿意啊?
      很多教授,尤其是中青年教授和讲师对这个奖励标准超有兴趣。
      下午两点,姜余回到了自己在的宿舍。
      这个房子是公司特意给他留下来的,周边住的都是厂里的干部。
      厂房离这里也很近,就在马路对面。
      姜余也没客气,直接住下了。
      为了对外沟通方便,宿舍安装了电话,也开通了互联网业务。
      华夏互联网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网络,主要用电话拨号上网。
      虽然慢的跟蜗牛似,但总比没有好。
      他打了个电话给厂长孙明,了解一下谈判的近况。
      孙明跟军方打交道有很长的历史,对军工方面的需求也是很明了。
      由于之前的国产机床不符合军工方面的需求,只能无奈的向国外进口。
      那些西方的厂家也知道我们国内工业的状况,不仅在价格上宰的厉害,就连机床设备上的关键零部件都是以次充好。
      往往花了大价钱,还用不了两三年就问题频出,维修费更是吓人。
      孙明现在给出的条件,的确是非常吸引人的。
      不仅设备比进口的好,价钱实惠,还提供三年保修,最关键是不用外汇。
      军工企业今年在机床设备的外购额度2.5亿美元,差不多22亿人民币。
      孙明为了全部拿下这些订单,除了承诺八折之外,还额外赠送库存的全部老旧机床。
      这些机床再怎么也能值个两三千万元吧。
      总比军工厂那些六、七十年代的姥爷机床更好点吧?
      谈判嘛,不能着急!
      国内的情况也就这样,跟国家做买卖就要能耗,要能拖。
      半个月,甚至几个月都是有可能的。
      姜余没有想到孙明会用国外的价格和性能指标作为参照。
      如果按照这样的价格计算,那利润率就可怕得吓人了。
      没有研发成本,没有税收,人力资源又便宜。
      顶多钢材贵一点而已,就算是加上从北美买过来的电子零部件,估计成本还不到2亿人民币。
      这一次至少可以赚十几个亿。
      也难怪孙明这么主动、上心,这单买卖谈成了,他至少也有百万元进帐。
      当初可是说好的,他主导这次业务开发,利润的千分之一算是他个人的业绩提成。
      趁着这段时间业务空挡期,姜余要求厂里面的工程师们,可以和京都理工的那些教授们一起研究攻克不同类型的数控机床。
      比如说,卧式数控加工中心,综合多功能数控加工中心,龙门超大型数控机床等。
      这些对航空航天,舰船工业等制造企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加工设备。
     

第26章 全新制冷压缩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