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要有名。
之前两次灭五国的时候,韩信的理由是扫清不臣的诸侯国。
此次东征,虽然朝鲜国君向大秦求援,但是无论是文本上还是使臣的言辞上,都缺少对大秦皇帝的足够尊重。使臣自称是朝鲜国而不是朝鲜侯国,称自己的大君为朝鲜国王而不是朝鲜侯,称呼大秦为秦国,称呼扶苏为秦王而不是天子或者皇帝。
同为殷商后人的孔子曾经说,正名是天下第一重要的事情,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些细微的称呼差异意味着朝鲜国并没有充分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大秦,求援也毫无恭敬之意。
更何况,求人出兵,却没有许诺任何利益,就只一句“朝鲜国乃殷商正统继承人”,哪里能引得来大秦兴师动众?
别说殷商继承人,周朝的继承人不也是被大秦给灭了?大秦对殷商哪有什么义务。
使团奉上的十张文皮,好看固然好看,但是哪里有说十张文皮就能买下一个国家的?再说皇帝本人下赐的礼物也不少嘛,皇帝亲赐使团上百块琉璃配饰,这也是极贵重的礼物了。
大秦派出天下闻名的猛将韩信,率领七万大军,万里奔袭来攻打王险城,所为何来?如果朝鲜国并没有准备好恰当的礼品,那么韩信只能自己动手拿。
所以当朝鲜王说道:“感谢韩将军帮我们夺回来王险城”的时候,韩信很奇怪的反问:“这座城是我从卫满手里拿回来的,和你有什么关系。”
朝鲜王箕准就呆立在那里,舌头上打了一个结,话都说不出来。
唤作朴德欢的朝鲜出使大秦的使臣,一路跟随韩信大军东征,知道这位将军在大秦的威势和声望,一路上更知道秦军真正的实力,此刻看到韩信翻脸,虽然吃惊,但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急急忙忙对韩信行礼,说:“淮阴侯说得对,这王险城乃是大秦勇士奋力所得,理应由大秦派兵治理!”
朝鲜王身后一位姓路的卿相,立刻站出来斥骂朴德欢居然为秦军说话,是背弃主君、卖国求荣的下贱之人。
朴德欢涨红了脸:“大秦军队万里而来,本就是为了征讨不臣,歼灭燕国逃将卫满,王险城一战,朝鲜国并无一兵一卒参加,大秦夺城得城,乃是天经地义。”
朝鲜君臣就在大将军面前对骂起来。
在汉初诸将中,韩信还算是相当文气的一个人,并不如樊哙之流动辄喊打喊杀,平素最喜欢的就是读地图,讲道理。但是这朝鲜君臣在大将军帐前的争吵,还是让韩信很烦躁,咳嗽了一声,顿时鸦雀无
第180章 地图在哪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