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罪己诏和丹书铁券[2/2页]

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 时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几分慵懒:“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大喊大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楚易安点头,稍微冷静了些:“我知道,能发泄就行。”
      秦胜闻言微愣,倒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观点,想了想竟挺有道理。
      “也是,说回正事吧,这件事你也是受我连累,皇上盯秦国公府好久了。”
      “当年秦家先祖跟随太祖皇帝南征北战创立大顺,太祖封先祖为秦王,王位世袭。”
      “可后来宣武皇帝继位,晚年时以秦家曾经失败的几场战役为由,剥夺了秦家的王位,还杀了好几位秦家将领。”
      “在后来很长时间,秦家都没有得到重用,直至边境战事吃紧,皇上无人可用,这才又想起秦家。”
      “秦家虽然再次受到重用,可帝王猜忌之心太重,祸事刚平就找了由头将当时领兵的将领发落了。”
      “秦毅将军心灰意冷,带着秦家搬离了盛京,并告诫秦家儿郎以后再不得领兵出征,违者逐出秦家。”
      “匈奴大军最忌讳的就是我秦家人,知道秦家被贬秦毅将军不愿再入仕后又卷土重来,短短一月,北境连丢三城。”
      “匈奴还在进攻,一路势如破竹,不过一年时间匈奴大军险些打到盛京城下。”
      “朝廷一群酒囊饭袋除了推那些废物出去就是议和,甚至还要向匈奴纳贡,献上公主和亲。”
      “朝廷没有可用之人,皇上又派人来秦家,让我秦家儿郎再次挂帅出征。”
      “可秦家早就被皇室伤透了心,秦毅将军直言早些年在战场上受了伤无法再打仗。”
      “其他弟子都未曾学过兵法,并不懂如何退敌。”
      “难得皇帝竟知道他们亏欠我秦家良多,亲自来劝说,一连登门三次,次次都被拒之门外。”
      “秦毅将军性情刚烈,宁愿秦氏满门获罪被斩也不愿再为皇室卖命。”
      “其实非是先祖们不愿保家卫国,只是每次付出的代价都太过沉重。我秦氏儿郎以血肉之躯护住大顺百姓,到头来却没有一个人落得好下场。”
      “皇帝知道以秦氏族人的性命逼迫秦毅将军出征没用,那时大顺已有亡国之相,没办法,他只能向天下发出罪己诏,并赐下丹书铁券。”
      “承诺只要秦家不谋逆造反,往后不管秦氏的子孙犯下何错,那丹书铁券都能护我秦氏儿郎九次性命无忧。”
      “可秦毅将军仍旧不愿领兵出征,放言谁敢去就逐出秦家,永不得以秦氏子弟自居。”
      “当时情况已是十分危急,大顺江山岌岌可危,每拖一日死去的人都不计其数。”
      “国之将倾,饿殍遍野,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最终,秦家还是有人不忍事态继续发展站了出来,他便是我祖父秦怀茂将军,也是秦毅将军的同胞弟弟。”
      “秦毅将军果然心如铁石,如他所说的那般将我祖父和我们这一支逐出秦氏,还断绝了关系。”
      说到这秦胜停了下来。
      楚易安听的一颗心都揪了起来。
      自古武将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
      再是战功赫赫,再是天纵之才,最后还不是因为帝王猜忌死的死伤的伤?
      白起,周亚夫,韩信,岳飞,来瑱,冯胜……
      多少将军的死让后世子孙愤愤不平?甚至一度成为历史的遗憾,无数人恨不得穿回过去替他们身死换他们活着继续征战四方。
      秦胜喝了口茶,接着道:“其实祖父挂帅出征除了不想看到百姓流离失所外,也是为了保护秦家。”
      “皇帝已经做出了最大的让步,连罪己诏都发了,丹书铁券也赐了。”
      “如果秦家还是无人站出来,他一定会下令屠杀秦家满门。”
      “曾祖确有奇才,再加上匈奴大军忌惮秦家,他很快就转败为胜。”
      “花了十几年,才总算将失地一点点收回。”
      “这次皇帝倒是信守承诺,没有再对秦家做什么,只是也没再敢给秦家封王,只封了国公。”
      “先皇死后,现任皇帝继位,这些年来对秦家也是恩威并施。”
      “他虽然还没对秦家做什么,但我秦家手上的丹书铁券一直都是帝王心头的一根刺。”
      “丹书铁券这东西,能保命,可更多的,是催命。”
      “他现在只是没找到机会,等他找到机会一定还是会跟历任皇帝一样屠杀我秦氏儿郎,然后还要反过来告诉我们,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是我秦家做错了。”喜欢我一绿茶绑定人夫系统?不合适吧请大家收藏:

第3章 罪己诏和丹书铁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