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听到秦胜的话楚易安不由陷入沉思。
      秦胜抿了抿唇:“我还是没有说清楚吗?”
      楚易安瞬间看向秦胜,一双大眼睛瞪着他:“你什么意思?”
      秦胜麻溜的举起双手,唇角却不由溢出丝笑意:“没,我说错了,我是怕我没说清楚。”
      楚易安白了他一眼收回眼神:“我听懂了,你倒不必如此拐着弯的说我。”
      秦胜低低笑了起来:“真是冤枉,我没这想法。”
      不过他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那你在想什么?”
      楚易安撑着下巴:“我只是在想你们既然连孔子和孟子的生平都不清楚的话,那他们传下来的那些典籍,怕是很难说是完整的了。”
      要知道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日常言行什么的都有弟子记录,他留下的那些典籍里时不时也有提到。
      但是这个世界的读书人既然不知道,那只能说明那些传到这个世界的典籍确实不完全。
      这个世界在文化方面的发展属实是有点出乎她预料的落后了。
      秦胜不置可否:“在认识你之前,我与所有人一样觉得是典籍遗失了,这才没能保存下来。”
      “又或是以前文化断层,所以典籍里提到的很多东西找不到出处。认识你之后才知道大顺原来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文化啊。”
      楚易安:……
      秦胜略一思索:“要不回头你抽时间看看那些典籍,看看能不能把遗失的部分补起来?”
      楚易安:……
      楚易安翻了个白眼:“你可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秦胜眨了眨眼:“秦国的历史你都能记得这般清楚,我觉得你行。”
      楚易安坚定地摇头:“不,我觉得我不行,我背下来的还没你们背下来的多。”
      在她所生活的世界孔子和孟子虽然留下了不少典籍,也备受世人尊敬。
      但除了在语文课本上看到的之外,其他的楚易安根本翻都没翻过,怎么写?
      语文课本上学到的能有多少?
      《论语》……
      论语也不是全部学完啊,只是抽取了小部分而已。
      秦胜本就是跟她开玩笑,楚易安这样的性子他还不清楚?看到典籍就摇头,真能背下来才有鬼了。
      所以倒也不显失望。
      他重新将笔蘸墨:“那我们继续吧。”
      楚易安嗯了声。
      离开稷下学宫后齐威王又见了楚国特使,江乙。
      嗯,江乙跑完魏国,现在又来齐国了。
      齐威王听江乙说了楚宣王的联合灭秦计划,又收下好处,送走江乙后,就和邹忌田忌嘲笑起了楚宣王的愚蠢来。
      齐国和秦国距离很远,但是齐威王很清楚秦国的种种变化。
      可他并不介意秦国强大起来,所以知道后也只是顺其自然没有干预。
      为何?
      秦国变化虽大,却威胁不到齐国,距离太远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秦国强大起来形成的新格局对齐国来说反而更有利些。
      秦国起来,首先威胁到的是魏赵韩楚四国,他们一旦开始针对秦国,就会放缓对齐国的施压。
      而秦国要应对这四国就要与齐国修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还给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敌人。
    &

第112章 孙膑遭受膑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