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后夏侯惇随曹操征讨吕布,收复兖州诸城。
      其间兖州之战,夏侯惇左眼为流矢所伤,战后,任陈留、济阴两郡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不久,调任河南尹。
      曹操平定河北后,夏侯惇为曹操镇守后方,立下功劳,升伏波将军,仍兼任河南尹。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侯惇随曹操东征孙权,曹操留他和曹仁、张辽带兵屯驻居巢,以防吴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樊城,夏侯惇随曹操南征关羽,驻军摩陂,被授予前将军。
      曹操死后,魏文帝封夏侯惇为大将军。几个月后,夏侯惇因病去世。
      夏侯惇在大旱时期,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百姓受益。
      其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常亲自迎师,虚心求教。
      他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一生不置产业,至死家无余财。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其曰:“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
      张符笑道:"开疆展土夏侯惇,枪戟丛中敌万军,
      拔矢去眸枯一目,啖睛忿气唤双亲,忠心力把黎民救,雪恨平将逆贼吞,孤月独明勘比伦,至今功迹照乾坤。"
      ......
      【叮,扫描完毕!
      夏侯渊
      武力:94
      统帅:90
      智力:84
      政治:75
      神兵:无
      神驹:无】
      夏侯渊(?~219年),字妙才,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时期名将,太仆夏侯婴之后,夏侯惇族兄弟。
      夏侯渊代曹操承担在家乡受某案件牵连的后果,后曹操又设法营救,得以免祸,后跟随曹操起兵。
      建安五年(200年),从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曹操击败袁绍后,夏侯渊又督兖、豫、徐等州军粮,帮助曹操平定黄河以北。
      曹操平定冀州后,又派其与于禁合兵征讨,大败昌豨,收降其千余屯,夏侯渊被封为典军校尉。
      后又率军镇压济南、乐安等地黄巾军,并收其粮草,补充军用。
      建安十一年(206年),昌豨复叛,夏侯渊与于禁合力攻击,昌豨再降,后官至典军校尉。
      建安十四年(209年),随曹操征孙权,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击败后,平定庐江叛将雷绪。
      建安十六年(211年),以征西护军督徐晃等攻太原平定商曜之乱,屠太原城。
      建安十七年(212年),夏侯渊率兵征伐梁兴,将其斩杀,因功封为博昌亭侯。
      建安十九年(214年),其亲率精兵轻装疾进,一举击溃韩遂,乘胜攻克高平等地。
      建安二十年(215年)七月,曹操率夏侯渊攻降张鲁,升为都护将军,回师后拜其为征西将军。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亲率大军北征,进军至阳平关,夏侯渊、张合、徐晃等率军阻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侯渊被黄忠斩杀,谥号为愍。
      正始四年(243年),配享魏武帝曹操的太庙。
      “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张符接连想到了这两个评价:“渊虽为都督,刘备惮合而易渊。”喜欢三国:乱世枭雄,建立最强王朝请大家收藏:

第213章 就算平手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