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个?”
“男孩女孩都得上报!”
张知院此时正在和周子龙一起,统计城内城外所有的适龄儿童,而且他们的重心还是把控在城外乡野百姓之家。
因为乡野里。
教化未开。
百姓们太过愚昧。
男女比例失调不说,孩子们也都未曾开化,甚至连数字都不会写。
而苏屿要把控这定远。
划分田地为阳谋。
教书育人则是私心。
将这两地的人才都开化出来,教他们读书写字认知。
到时候大同社的思想便会随着他们贯彻到绝大多数的乡野百姓们心里。
因为。
百姓们真正需要。
届时。
一切的一切组合起来。
濠州连同定远。
那才是真正的牢不可破。
几天后。
简易的学堂开办好。
教材嘛,还是先按照张知院他们这群读书人手里的来,至于苏屿的那一套人教版的教材他还在凭借着记忆编写的过程中。
毕竟。
光读些八股取士的东西,孩童们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他的这套谋划还是得落空。
当然。
这一次。
百姓们家孩童入学所需要的食物苏屿也都全包了,但是上学堂的费用他倒是没有包配。
因为如果百姓们一点都不出的话。
那他们便会吧学堂当做是善堂。
总结了柳家镇失败的安利之后。
苏屿知道。
知识必须是付费的。
百姓们才会珍惜一些。
当然。
百姓们是不可能拥有足够的钱财或者是粮食去交学费的,毕竟刚刚领取到稻种的他们大多数还是连饭都吃不起的那种。
所以。
苏屿便又在这定远开办了类似后世银行的钱庄。
虽说这个时代钱庄已经存在。
而且借款之类的东西发展的相较成熟了。
他了解过。
郭子兴的钱庄就是靠着这一点发家的!
于是苏屿也便来了一个同等的操作。
只不过相较于郭子兴。
他的利息简直少的可怜。
都是百姓能够承担得起的!
前提是百姓好好地种地谋求生机。
除了钱财以外。
粮行这一操作也被苏屿摆上了台面。
当然。
只不过是相较于钱庄的操作换汤不换药罢了!
只不过。
他所做的一切。
都是为了百姓能够更好地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罢了,等他的定远变成了世外桃源。
那自然是天下归心。
而且这方面郭子兴很有经验。
只不过是吧利息变得极少罢了。
跟他谈一谈。
郭子兴也是能够明白苏屿意思的。
而且。
他也说过。
到时候会把家底全都交给苏屿搭理,自己本人会回到定原来。
这里的粮行钱庄等等都可以交给郭子兴打理。
毕竟郭子兴也是已经把宝全都压在了苏屿的身上,自己的儿子都死了一个,日后一荣俱荣。
自然是不可能搞些什么背刺的事情。
所以对于这点苏屿还是很满意的!
当然。
除此之外。
苏屿打算在濠州建立根基,毕竟除此以外,钟离等地他也是会慢慢拿下的。
在这江淮地区。
苏屿会慢慢的蚕食掉元廷的势力,将之真正的打造成一个只属于他一个人的地域!
而且。
江淮地区还有一个宝地。
那就是元廷养马之地在此,距离濠州并不远。
历史上。
朱元璋手下骑兵众多。
也是因为。
他吞占了元廷的马场。
这么优渥的地区。
苏屿自然是不会放弃。
......
濠州!
如今无论是苏屿的贩卖食盐的生意还是酒楼的生意,都是马秀英在帮助苏屿打理。
李信守城是可以。
但是这些事情只能苏屿的贤内助马秀英亲自上阵。
曾经她还没有嫁给苏屿的时候。
郭家的很多生意也是他在打理,所以处理起这些琐事来。
她还是十分游刃有余的。
“咚咚!”
书房的们被敲响。
佣人在门外低声说道:“小姐,郭老爷来了!”
濠州当地已经没有了签订卖身死契的下人了,毕竟苏屿自己构建的大同社,第一条就是人人平等。
他的府上要是再出现下人。
这不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吗?
所以。
在全城的范围内。
下人都被取消了。
有的只有雇佣关系的佣人。
签订活契。
自由选择继续为主家打工与否。
“爹来了。”马秀英内心十分欣喜,郭子兴前来或许是告知她关于苏屿在战场上的消息吧。
虽然她对苏屿的能力非常认可。
但是战场上瞬息万变的事情还是说不清出。
所以苏屿一日没曾回来。
他都十分担心。
于是合上账本。
马秀英急忙来到厅堂面见郭子兴!
第95章 心急的马秀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