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爸张罗多少年,找了多少关系,想给儿子弄个民办教师的名额,也没能成。
      好容易等来这个机会,说一点念想没有?那真不是。可再一想,婚事准备到这个程度了。考完了怎么办?考不上白折腾一回,考上了,愁事更多。
      万一儿子有啥想法,那可把人家闺女坑了。才躲过一劫,再被坑一回,后半辈子可咋整?
      他们真办不出那么丧良心的事来。
      照常结婚?那儿子上学去,留媳妇在家,他们两老肯定是不嫌弃的,可媳妇咋想?
      那边要是同意考,怎么办?
      林绣送信来让报名的时候,老两口心里别提多感动了。不是真心为他们儿子想,人家闺女多这事干啥?
      儿子说考不考上婚事都照办的时候,二老真是一点磕巴没打的应的。
      后来知道那衣裳真是林绣买的,还给儿子织了毛衣,反倒她自己啥也没买。心里就更满意了。
      不是贪那东西,就是这个心,难得。
      考完试儿子说没考好,就答了一半,还是连唬带蒙的填上的。
      老两口心就彻底放下了。
      啥也不用想了,专心准备婚礼就好。
      “明儿个把你姑接来,跟你们一起去县城买东西。”
      宋爸发话。
      “不用,不用,叔。咱家里也不缺啥了。缝纫机我二姐帮着买了。还去县里折腾啥,这大冷的天。就剩下棉花和被面,镇上就能买,在咱自己镇上,还能省点票。”
      林绣是真不想折腾了。
      根本就没什么选择,花布的花色都是全国统一的,上哪不一样。镇上的供销社,七拐八拐的总能拉上点亲戚关系,还能少收点票。
      宋妈拉着她的手,在身上和头上比划,意思还要买结婚穿的衣服和头巾。
      “那也不用县里,我们村上有前些日子去县里买布料的,我看见那新出的烫绒料子了,尼子大衣我也见着了。我可没相中。我看的确良的就挺好,买个尼子大衣够我跟拴住哥一人做一身新衣服了。我还不稀罕那样子,不买了。”
      那她都这么说了,宋爸宋妈还能说啥。
      镇上就镇上吧。
      那就用不着折腾姑姑一趟了。
      隔天又是宋凛到生产队借的车,拉着宋妈和林绣到丰收镇唯一的供销社,买东西。
      “哟,宋家嫂子,这是带儿媳妇买结婚东西哪。儿媳妇真俊哪。”
      “这不是拴住吗?带媳妇儿买东西呀?哪天办事呀?”
      街上有认识的人,都调侃两句。宋凛不好意思的傻笑回应,宋妈腰板挺得直溜溜的,不管是谁打招呼,都拉着林绣,跟人家比大拇指,意思我这儿媳妇最好。
      买棉花原来林绣是想着买够做两床被褥的就好,五十斤棉花尽够的。宋妈非不让,买了四床的,一百二十斤的棉花。还非让多挑了一床被褥的布料,还是售货员大姐提醒,她才明白,这是要做小被子小褥子给孩子用的……
      这是真的没想到,供销社里的人都笑,把林绣和宋凛都笑了个大红脸。
      双买了两套衣服的的确良布料,男款的就是大众的灰色。女式的裤子选的浅灰色,上衣选的红色。应个景。
      头巾只有红色土黄色和绿色三种颜色,除了红,也没得选。
      再就是搪瓷脸盆,塑料的可以前后翻转的两个巴掌大的镜子。木梳,篦子。
      就是全部了。

第22章 给孩子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