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国华轻松笑道:“早点来将事情说完,我好早点是去申城!”
夏国华是技术科学部院士,在光年科技,主要是光刻机的研究。
是的,就是光刻机!
光刻机是电子芯片产业的核心设备,华夏自然也是有自主研发的光刻机,可是在性能上面和国外差距很大。
这点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光年科技,徐阳是秘密的成立了光刻机研发项目,现在已经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光年科技已经是掌握了60纳米的光刻机技术,现在正在是向着40纳米前进。
至于说徐阳记忆当中全球最先进的7纳米光刻机,现在还没有制造出来呢。
光年科技在研究光刻机的事情,并没有是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而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研究。
随着申城研发中心的建设完成,不少的科研项目都是会迁移到那边去,像是光刻机研究项目就会在申城进行。
至于说为什么选择在申城,是因为申城在光刻机产业上面是有着不小的优势。
实际上,光年科技在研发光刻机也并不是说没有在外界就没有透露出一些消息,像是夏国华这种级别的人物,是会受到各方势力的关注。
所以藏着掖着,也并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那还不如说,大大方方的开始进行研究。
夏国华入职光年科技,在学术界当时的时候,可是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
现在光年科技已经是有六名院士坐镇了,还有二十多位准院士级的教授,以及无数的科研精英,这也是光年科技给人无比强大的力量之源。
没有人是忽视光年科技那庞大的科研力量!
因为,光年科技那无比充裕的科研经费,光是看着都是无比的让人激扬,在2010年,光年科技在研发投入上面是超过两千亿!
而在今年上半年,光年科技在研发的投入上面,已经是超过了两千五百亿了,也就是说,今年光年科技的研发投入可能超过五千亿了。
在去年,华夏的科研投入是首次的超过了万亿,其中光年科技就是占据了整个国家研发投入的百分之二十。
而在今年,光年科技在科研上面的投入更加的是让人惊讶了。
这无疑是一个无比吓人的数字!
天文数字的科研投入,也是让光年科技在技术上面收获满满。
比如说光年动力,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方面,在技术上面都是取得了突破,并且是在市场上面获得了认可。
大笔的资金从市场上面赚取到。
“好的,那夏院士,有事的话,请说!”
夏国华:“我希望公司能够收购申城微电子!”
徐阳一愣,稍稍的沉吟了一下道:“收购倒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申城微电子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国家能够同意吗?”
笑了笑,夏国华道:“光年科技也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徐阳瞬间的愣住,只不过他也瞬间的想通了。
虽然没有人真的对徐阳说过,但是一些事情想都是能够想得到的,光年科技在一些事情上面,可以说是被大开绿灯的。
这一点,自然是能够感受得到。
作为理工治国的华夏,上层自然是知道,科研投入对于一个国家是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第146章 战略一部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