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徐阳手中拿着统计名单,有些诧异,实在这名单上面体现出来的数据相当的有意思啊!
      闻道中学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全教育学校。
      今年第一次进行招生,总共招生人数是在四千人,其中小学五百人,初中一千六百人,高中是一千九百人。
      整个学校,能够容纳八千学生就读。
      闻道中学班级设置是小班教学,每个班学生人数是不超过三十人!
      这个人数说实在的,是挺少的。
      一般情况下,每名教师负责任课的班级最多不会超过三个。这样子一来的话,闻道中学就是需要庞大的教师队伍才能够保持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还好的是,闻道中学作为由徐阳全部投资兴建的私立学校,吸引力还是挺强的,在招聘发出之后,还是吸引了不少的优秀教师加入,在加上从各所大学和师范大学招聘来的教师,整个闻道中学的教师队伍总算是建立了起来。
      “乐县户籍就读闻道中学的学生人数只有三百人的啊!”
      闻道中学坐落在乐县,自然会是有本地的学生就读的。
      只不过,徐阳有些没有想到的是,本地学生的人数才这么一点,三百人,不到百分之十来着。
      附近县区市的人倒是不少!
      还有蓉城的来闻道中学就读。
      蓉城作为蜀川的省城,教育资源不仅仅是只有大学,中学,小学以及幼儿园那都是不少。
      郭英能:“主要是我们学校在学费上面比较的贵,很多家长有些舍不得钱!”
      让孩子读书,很多家长都是愿意的!
      但是让孩子花费高价钱读书,那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
      很现实的一点,没钱啊!
      要是将全部的钱都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面,那家庭的日常开支,以及有点什么急事要用钱,那又是怎么办!
      徐阳深吸了一口气:“正常!”
      “生源上面,是足够的吧?”
      华夏每年的出生人口都是在下降,在农村,以前很多是学生满满的农村小学,现在根本就没有学生了。
      只能够是遭到关停!
      每年时间,有数万所农村小学遭到了关停。
      现在的教育资源,正在向着城市大规模的集中。
      这都是华夏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生源倒是不用担心,今年要是敞开的招生,能够将学校直接是填满!”
      今年的招生名额就那么多,郭英能也不是没有想过说,直接是招满,可还是算了。
      还是先经过一年时间的磨合之后在说吧。
      现在学校也就是勉强的能够运转,可以开展教学活动而已。
      闻道中学还真的是不缺乏生源,闻道中学的广告什么倒是做了,可也并不是像产品广告那样子,闹的满天飞,而是向特定群体做的广告。
      很多人看在闻道中学的宣传上和对徐阳的信任上,都是将家里的孩子送来了。
      徐阳:“县里面说可以将职高那边让出来,我们可以接手,然后想办法在教学上面的质量给抓起来,我们华夏在职业技术教育上面,做得太差了!”
      

第160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