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道,这是不是有点那啥,欺负人了么?。
“哈哈!孙师长,我就是要给日军一个震慑,让他们看看我们萧家军的实力!让他们知道知道我们的厉害,尝尝我们的铁砂掌!这一重拳的滋味如何!说不定咱们把实力一亮,鬼子害怕了就投降了呢?哈哈!!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我们要是成功了足可以打掉日军一半的空中力量,我萧飞可是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仗,特别是空战!”萧飞听见孙航的话,也大笑了起来。
“哈哈!将军,你。。。”
此时禹城机场、济南机场的120余架战斗机跟一架新生产出来的,\"空警2000\"型预警机一起出动了!
海盗战机上边虽然有着雷达,但是因为时代的限制,还是有着多方面的不足的。基于这一点,萧飞花费了大量的资源为每一个飞机场都配备了一架预警机。这预警机的装备,标志着萧家军的空军拥有了自己的\"力量倍增器\"。萧家军的空军,乃至整个中国的空军真正开始了由\"本土防御\"向\"攻防兼备\"开始了转变。
虽然这些预警机,在整机结构、整体设计和具体应用三个方面的上来看,与后世的几个超级大国研制的主动相控阵雷达的\"楔尾\"预警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在后世,世界各国过去装备的传统预警机的最佳结构,就是在运输机或客机等大型平台的背部加装一个可旋转的碟形天线,里面装备用于预警的脉冲多普勒雷达,而旋转则是为了使雷达可以扫描机身下方360度的范围。
随着相控阵雷达的出现和使用,天线即使固定也可以获得全方位的扫描信息。这不仅减少了一套结构复杂笨重的旋转机构,简化了结构,同时为应用更多种雷达布置方案提供了可能。
\"空警2000\"型预警机采用了三部相控阵雷达,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在碟形天线当中。这固然使碟形天线不再旋转,但是依然存在的碟形天线却大大增加了预警机整体的阻力,不仅使预警机飞行速度较慢,也使预警机的留空时间更短,影响了整体性能的发挥。反观\"楔尾\"预警机,虽然机背同样存在天线,但结构更为巧妙,立柱部分为两部相控阵雷达天线,顶部为第三部雷达天线。在满足全方位扫描的前提下,结构相对简单,结构更紧凑,阻力更小。
而且\"空警2000\"型预警机在整机结构上存在局限。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已经足够了!足够胜任任何一个战场了。
这120余架海盗战斗机和一架预警机已经升空了,120架战机几乎是禹城、济南机场所有的战斗机编队了!这120架海盗战斗机,隶属于第二空军大队高明的部队。此时不只是高明,就连很多同学期的菜鸟们都被分配到了各个新成立的飞机场内,担任了骨干。
接着同一时间,日照机场、青岛机场的都依次升空了150余架海盗战斗机,这些战斗机隶属于空军第一大队高志的部队!一共是300架战斗机依次从各自的机场从起飞后,最终在一个小时以后,合为了一处,在空军的少将司令高志的带领下,300架战斗机保持着指挥机在前,全军呈现一个箭头编队,黑压压的一片,往横水城方向一路飞行。
飞行高度6千米。
而在这些战斗机的头顶上那,一架预警机更是飞到了10000米的高空之中,后背上的雷达,也在一遍又一遍的扫描着直径超过2百公里的任何一处区域,这个区域一有风吹草动,机组上的工作人员马上就会知道。从而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各个飞行中队。
而在地面上的2个防空营此时的编制也扩大了一倍之多,足足拥有了200门高射炮,400余门高射机枪,此时整个战场上也就还有四分之一的105毫米的榴弹炮还在持续的发射着以外,其中一部分还在发射着烟幕弹,这样做就是为了迷惑城墙上的日军观察点。另外一点持续不断的炮击,也是为了制作暴漏的火力点,其余的自行火炮、榴弹炮早已经在炮兵的卡车牵引下,快速的脱离了战场,隐蔽了起来避免日军的空军到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接下来又将是一场激烈的空战!
第561章 赶紧的呼叫空军!(下)求订阅!打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