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是所有人都打着不轻易下注的主意,打算等形式明了以后再做决定。
还是有不少忠君爱国之士,但是真正忠君爱国之士,反而更加不会轻易做出表态了。
毕竟现在根本不清楚哪一方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要是王将军这群人的话才是真的呢?
他们现在贸然做出决定,选择站在庆德帝这一边,岂不就是对不起先帝了?
而现在坐在这大殿里面的朝臣,几乎都是先例时期就入了朝的,和先帝之间也是有君臣情义了。
庆德帝登基以后,尽管也提拔了一些朝臣,并不是在朝堂上一个真正的心腹都没有,毕竟要真是这样,庆德帝这皇帝做的也太失败了。
可是庆德帝提拔的这些人总不能一开始就是高位,还是得慢慢爬上来,能有那个资格坐在这大殿里面的还真没有几人。
所以这群叛军以先帝遗诏为凭证,坚持天子得位不正,是窃取帝位者,他们反而是匡扶正统的正义之士。
虽然叛乱失败了,也不是一点影响都没有,至少在现场所有人的心中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选择附和赵太后话语的,说王将军的话无稽之谈,王将军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的,全都是本来就是庆德帝心腹的朝臣,或者是投机者。
对于那些投机者来说,考虑的就不是哪一方才是正统了,而是选择哪一方对自己来说更有好处的事了。
现在很明显叛乱都已经被压下去了,庆德帝的帝位做的十分稳妥,自然不会冒险,反而会附和赵太后,讨赵太后和庆德帝的欢心。
大部分真正衷君爱国的朝臣,反而却比较迷茫,不知道哪一方的才是正统,也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方,今天这个中秋夜宴上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一时间也判断不出怎么做才最好。
看到这些朝臣的反应,赵太后正与在说什么,庆德帝却摆了摆手,拦住了赵太后的话语自己开口说道:
“朕原本以为朕这个天子就算没有达到千古名君的程度,却也做到了朝政清明,没有辜负先帝的临终所托。
现在看来倒是朕从来没有真正看清过自己,也没有真正的看清过你们,你说是不是苏丞相?”
苏瑶听到这里心中一紧,她原本只是百无聊赖的在一旁看着形势的发展,是不在意这场上的一切纷争的。
毕竟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现在的一切都还在庆德帝的掌握之中,甚至说不定原本的叛乱,都是庆德帝为了铲除朝廷上的这些不稳定因素,故意放任的。
既然如此,庆德帝是肯定不会栽在这里了,苏窈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可是现在听到庆德帝最后问苏丞相的这一句话,苏窈就不能不在意了。
苏瑶不由得想到,今天这一场叛乱的真正主谋是谁?这场叛乱真正的目的是要扶持秦王登上帝位吗?
无论是先冒出来的杜大将军,还是王将军,或者是他们口中的那个秦王其实都不像是真正的主谋。
至于说这些人真的是扶持秦王登基,看起来就更像一个笑话了,在这些人打着秦王的目的形式的时候,秦王本人都还一副茫然的样子。
秦王这副茫然的样子绝对是货真价实,不是扮猪吃老虎,毕竟众人都打着他的名号叛乱了,他就算装作不知道又有什么用。
而且庆德帝登基都十年了,大家都已经习惯天子是庆德帝了,人走茶凉,先帝的遗诏就算是真的,又能还有多大作用?
现在要想把庆德帝给换掉,还是换成庆德帝的哥哥做天子,只能更加让人不信服。
甚至让秦王为帝还比不上扶持庆德帝的那几个儿子登基更加让人信服,毕竟父死子继是一直以来的规矩。
要是秦王本人有本事、有才华,到也不是一点可能都没有,可是秦王就不是有这个有本事的人,要不然当初秦王也不会在先帝明显的偏爱之下,最终还错失太子之位。
那今天这一场叛乱的目的是什么,要是庆德帝真的在这场叛乱中死掉,下一任天子是会死秦王?还是天子现在的五个儿子之一?或是沈淑妃肚子里面那个还没有出生的孩子?
随即苏窈又想到了从大殿里面乱起来开始,就一直没见到人的沈淑妃,在大殿里面的动乱平息以后,却又毫发无伤的出现了。
刚才大店里面乱起来的时候,不少人都被刺伤了或者在逃跑途中跌倒了,沈淑妃一个孕妇,为什么能毫发无损?
苏瑶在一想到沈淑妃肚子里面的这个孩子被传过是苏宥的,而刚才庆德帝现在连参加叛乱的杜大将军和王将军都不问,第一个责问的得却是苏丞相,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沈淑飞肚子里面的这个孩子究竟事情的地道,还是苏宥的!
&nb
第44章士族皇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