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八章 战国第一喷子[1/2页]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写网文太难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热门推荐:
      清晨,赵括勐然睁开双眼,下意识的朝旁边抓去,没有抓到大刀,反而抓到一团软软的东西。
      “大王。”魏氏蜷缩在旁边,害怕地看着赵括。
      “对不起,抓疼你了。”赵括环顾四周,有些怅然若失,原来自己已经不在军营了。“征战半年,终于不用再打仗了。”
      “妾身没事。”魏氏连忙摇头。
      “你再休息一会儿。”赵括说道。
      “妾身服侍大王穿衣。”魏氏羞涩的说道。
      赵括在魏氏的服侍下穿戴衣服,因为还没有登基,所以赵括穿的不是王袍,只是普通的朱红色衣袍。
      赵国尚红,贵族的衣袍多以红色为主。
      魏氏满脸羞红,轻咬着嘴唇,媚意盎然,怯生生的帮着赵括系上腰带,看的赵括颇为心动。
      不过想到赵国现在一片混乱,六国随时都有可能打下来,躁动的心逐渐平静下去。
      “你不用害怕,本王不会为难你的。”赵括轻轻搂住魏氏的腰肢。
      “妾身没有害怕。”魏氏连忙低下头,小声说道。
      “我走后,记得到母亲那里问安。”赵括叮嘱道。
      “妾身记住了。”魏氏眼前一亮,欣喜地说道。
      告别魏氏,赵括带着侍卫来到前殿。
      赵国没有专门供赵王处理事务的场所,一般情况下,君主都是在自己居住的地方,也就是寝宫处理奏折。
      而大殿,是举行大朝会,或者赵王召集群臣商议的地方。
      不过赵国新变,事务繁多,大臣经常有事情需要向赵括请示,所以赵括就直接将奏折搬到大殿上处理了。
      望着桉前堆满的奏折,赵括一阵头疼,“看来有必要将纸造出来了,否则这一堆一堆的竹简,堆得比小山还高,谁受得了。”
      不过赵括是不懂造纸术的,他只知道大概是竹子或者木头熬成木浆,最后变成纸张,具体细节和步骤就不知道了,不过好在也不需要他亲自动手,少府还养了一大堆工匠呢,更何况还有墨家。
      “至少方向是没错的,剩下的就交给墨家和那群工匠了。历史上胡乱摸索,都能在西汉时期发明造纸术,现在有了方向,而且有官方的大力支持,应该不会有问题。”赵括心想。
      赵括刚刚坐下,就有一个侍卫进来禀报道:“大王,王宫外面有一位老者求见,卯时便在宫外等候了。”
      “老者?叫什么名字?”赵括奇怪的问道。
      “他说他叫荀况。”侍卫恭敬的说道。
      “荀况?这名字怎么感觉有点耳熟?荀况,荀子,名况!”赵括念叨几遍,终于想到荀况是谁了!
      “荀子!”
      “快请他进来。”赵括激动地说道,他没想到荀子竟然会来见自己。
      历史上,荀子是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有名的儒家学者。常言孔子曰仁,孟子取义,而荀子取的便是“礼”和“法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因为这个“法”,荀子被儒家称为异端,甚至很长时间不被儒家承认。
      而且,荀子还是个战国第一喷子,喷孟子、喷子思子、喷惠施、喷杨子、喷公孙龙……就没有他不喷的。
      “难道荀子要出仕赵国?”赵括心中想到。
      儒家从来不拒绝做官,甚至到处求官,实现心中的抱负。
      孔子周游列国,便是想要到其他国家做官,最后不被重用,才回去着书教学。
      孟子也是一样,中年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晚年开始讲学着书。
      荀子和上面二位有些不同,他不仅去了其他国家,还曾两次入秦,打破了百年来儒不入秦的传统。
      但是,无一例外,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亦或是荀子在周游的时候都受到了各国君主的礼遇,然而……仅仅是礼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选择使用他们以及他们的思想来治国。
      三人名垂千古靠得是学术、思想,没有一个是靠治国。
      历史上荀子做过最大的官也不过是

第一百零八章 战国第一喷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