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四章 南京诗词大会(下)[2/2页]

穿越南宋打天下 岳武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息,已经国力充沛。今我大明东有台湾,北有蒙古、西凉,南有前朝大宋余孽以及暹罗等国。
      朝廷此时应当先打西凉,收复河西诸郡,震慑北方蒙古以及西域诸国,再收台湾,稳定东南沿海,最后再相机用兵南方。”
      这时,一位青衣儒杉的男子又说道:“幼安兄,在下却不这么认为,如今周边诸国与我大明已和平共处多年,双方百姓生活富足。如果朝廷真的如幼安兄所言重启战火,倒是无论战胜还是战败,受苦受难的皆是百姓。
      所以在下认为,朝廷还是应该继续与民休息,与友邻各国友好相处。”
      此时,陆游在虞允文耳边轻声问道两人是谁,是否认识此人。
      “务观兄,此人乃是至能兄的好友,名叫魏仲恭。他的父亲可是魏良臣魏大人,乃是前朝的吏部侍郎,也是当年孝宗朝时的丞相候补之一,有趣的是他父亲年少时曾与秦桧、范同、段拂、何若等人为同舍生(同舍生意思是同学),而后我大明新朝初立之时,魏良臣大人就虞辞官归隐于南京。”虞允文说道。
      “原来如此,此人仪表不凡,但就不知此人的文采如何,我说至能兄,你身边有如此好友,为何不给我等引见引见!。”陆游朝范成大调侃道。
      “哪里哪里,务观兄谬赞了!。”范成大笑道。
      就在魏仲恭与辛弃疾争论之时,一位身穿华丽汉服的女子却打断了两人的争论,此女子朝辛弃疾说道:“这位公子,奴家赞同魏公子所言,如今已是天下太平之盛世,自从前朝靖康年到本朝永乐四年(1149年),这二十年多年间,中原大地战火不断,当中虽偶有太平,奈何百姓已然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太平盛世,朝廷为何还要再动刀兵,朝廷就算不收回公子所说的汉唐旧疆,也足可威震四夷。
      奴家倒是希望朝廷能更加善待我们这些读书人,要是朝廷能在对待读书人的待遇上超过前朝,那便是本朝又一大幸事。”
      浩成见此人光鲜靓丽,又美丽动人,心中难免起了色心,忽被身旁安娘拧了一下手臂,叫道:“妹子,你干嘛呢!。”
      安娘调皮道:“哎呀,果然有的人是表面正人君子,内心禽兽啊!。”
      浩成一脸无奈道:“妹子,我这正常审美嘛,这个世界谁还比得上你啊。”
      场上的辛弃疾却说道:“姑娘,照你这么说,我是可以理解成,只要自己过得好,那么之前人家夺你的房子,抢你的钱财就可以置之不理?。
      如果真的照姑娘的思路,那么以后大家吃亏了就吃亏,只要自己没死,就算了?如果明日有人抢姑娘的钱财,杀害姑娘的家人,难不成只要姑娘自己能承受且又找了一处或者找了一个好人家过日子,就可以不报仇吗。?”
      “你!...公子何必强词夺理呢,如今天下百姓都已经习惯了富足的生活,没有人喜欢打仗,公子何必非要再起战火!。”女子说道。
      一旁的魏仲恭也附和道:“就是,难不成幼安兄是北方人?素闻北方百姓好战,如果幼安兄真是北方人,在下倒可以理解!。”
      说罢,便引起周围不少人的讥笑。但辛弃疾却嘴角一笑说道:“幼安认为兄台的北人好战的说法实在是谬论!不错,在下是山东历城人氏,可幼兄难道不知江南之地也出敢战之士,想当年西楚霸王项羽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就是南方人,而后我朝陛下当年亲军也是在松江府招募了江南之兵,还有岳王爷的岳家军名动天下其麾下也大多是江南人,再有就是虞允文大人曾经也在江南组建备倭军,防御沿海倭患,这些不都是证明了南方人也是善战之兵?
      所以兄台所说的只有北人好战,实在是不成立。最后在下借用忠定公(宋朝名臣的李纲死后被追封谥号忠定)一句话送给兄台“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此话出自历史上《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七》中李纲对宋钦宗所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南京诗词大会(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