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1月11日的汉城,带着初冬的微寒。
肖承浩站在机场国际出发口,目送着自家大侄子铭翰的身影消失在安检通道尽头。
铭翰回港城盯着家族慈善项目的安置去了,用的是他五叔承勋的公务机,倒是方便。
承浩转身走向停车场,他那辆线条硬朗的宝马770静静地停在那里。
跟铭翰这种习惯了庄园别墅的“小开”不同,承浩在江南区繁华地带收购了一栋商务大厦,把顶楼两层打通改造成了视野极佳的大平层。
他从小就向往这种“高高在上”的电梯公寓生活,哪怕家里有了四合院、后来大伯大学毕业一人送了一套国贸附近的湖畔独栋,这个执念也没变。
庄园是买来开酒会用撑场面的,平时,他就爱窝在自己的“空中堡垒”里。
“嘿,这小子肯定理解不了,”承浩坐进驾驶座,想起送机时铭翰那困惑的小眼神,自己乐了,“当年我和你九叔,可是真羡慕那些住小天鹅花园城电梯房的同学……”他自言自语地发动了车子,汇入车流。
时间倒回前一晚。
送走铭翰后,承浩刚准备回家,手机就响了。一看号码,他挑了挑眉,是李富真。这位三星长公主比他大六岁,上次陪玩了一天,倒是挺聊得来。
“富真小姐?”承浩接通电话。
“肖董,送走大侄子了?”李富真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怎么,晚上要不要出来透透气?
我知道个地方,环境还不错,比上次那家安静些,更适合聊聊。”
承浩心念一动。这段时间在汉城布局金融,精神高度紧绷,加上白天和铭翰聊起当年读书时连兰桂坊(神龙置地所属)都不敢去的“憋屈”,确实有点意兴阑珊。找个熟悉本地的人带路,放松一下也好。
“好啊,那就麻烦富真小姐当向导了。”承浩应道。
两人约在了新罗酒店大堂碰头。李富真果然换下了白天的职业套装,一身剪裁利落又不失时尚感的黑色小礼服,既符合“放松”的场合,又不会过于招摇。她身后跟着的保镖也低调地融入了酒店环境。
“肖董,这边。”李富真笑着招呼。
承浩走过去,两人寒暄几句,便由李富真的车队引领着,驶向江南区一家名为“云顶”(Cloud Nine)的高级会员制清吧。
这里没有震耳欲聋的电子乐,只有舒缓的爵士乐,灯光柔和,卡座私密性极好。
老板显然认识李富真,亲自迎上来,将他们引到一个视野开阔的靠窗半包间。
承浩松了口气,这环境可比铭翰想去的夜店舒服多了。他点了杯单一麦芽威士忌,李富真要了杯特调鸡尾酒。
“肖董在汉城这段时间,还习惯吗?”李富真抿了口酒,问道。
“还行,就是吃的方面,还是想念家里的味道。”承浩笑道,“不过新罗酒店的餐厅水准很高,解了不少馋。”
两人从饮食聊到文化差异,又从汉城的发展聊到各自家族企业的近况。
李富真言语间流露出对兄长继承家业的坦然,也隐隐透出几分对自己事业平台的看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束缚感。
承浩则分享了他在全球各地跑业务的趣事,以及对科技金融的一些看法,倒是让李富真听得颇有兴趣。
气氛轻松融洽。承浩发现这位长公主并非表面那般高冷,思维敏捷,见解独到,聊起天来很舒服。不知不觉,几杯酒下肚,时间滑向了深夜。
“时间不早了,”承浩看了下表,“富真小姐明天还有工作吧?我送你回去?”
李富真眼波流转,轻轻晃动着杯中的残酒:“肖董住在江南吧?离这儿倒是不远。
我……还有点事想跟你聊聊,关于一些本地投资环境的信息,或许对你有用。方便去你那里坐坐吗?喝杯醒酒茶就好。”
承浩对上她的目光,心中了然。成年男女之间,有些邀请无需说得太透,大家都是成年人。他点点头:“当然方便。”
而在“云顶”不远处的一条岔路上,停着几辆不起眼的黑色宝马和罗浮MPV。车内,肖承栋和肖承勋正盯着电脑上的监控画面(源自李富真和承浩保镖共享的安全区域信息)。
“啧,转场了。去承浩那儿了。”承栋咂咂嘴,脸上带着“果然如此”的笑容。
承勋打了个哈欠,把平板丢给副驾的助理:“我就说嘛,聊得那么投机,气氛又到位,不转场才怪。
收工收工,平安无事,回家睡觉。明天还得跟老十碰头商量北边的事呢。”
“你说小叔知道了会不会……”承栋做了个“打人”的手势。
承勋摆摆手:“知道啥?知道老十终于像个正常二十啷当岁的年轻人,有点私人生活了?
小叔忙着搞航天呢,只要不闹出乱子,他老人家估计只会说一句‘注意安全措施。”他模仿着肖曙那冷静的科学家口吻,把承栋逗乐了。
“也是,咱年轻时候谁还没点风流债?走吧。”承栋笑着吩咐司机开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南区那栋地标性大厦的顶层大平层。晨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在凌乱的大床上。
肖承浩的生物钟准时将他唤醒。他睁开眼,感觉手臂有些发麻。
侧头一看,李富真像只慵懒的猫,蜷缩在他身边,睡得正沉,浓密的黑发散落在枕间和他的胸口。
卸去了精致妆容,她的睡颜显得柔和安静,眼下带着淡淡的青色,透出一丝疲惫。
承浩小心翼翼地想把手臂抽出来,刚一动,李富真就嘤咛一声,下意识地抱得更紧了,还无意识地蹭了蹭。
第75章 江南轶事与北望寒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