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得半点私情!
你果断出手,雷霆一击,斩断毒瘤,这是大忠!是对国家、对人民最大的负责!”
“至于小云……”肖征老爷子拍了拍肖镇的肩膀,语重心长,“她现在钻了牛角尖,一时转不过弯来。
她失去的是最敬爱的父亲,这种痛,天崩地裂,需要时间。
你要理解她,更要相信她!几十年的夫妻情分,不是那么容易断的。
给她点时间,也给你自己点时间。等痛过这一阵,等她想明白了你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等她想明白了钱立民的可恨和你行动的必要,她会回来的。”
肖征老爷子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暖流,又如同定海神针,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砸在肖镇的心坎上。
那沉重的、几乎要压垮他的负疚感,似乎被撬开了一道缝隙,透进了一丝光亮和力量。
他紧抿的嘴唇微微颤抖,眼圈有些发红,最终,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幺爸……我明白了。谢谢您。”
这一夜,南锣鼓巷95号的西跨院阳光房里,灯光一直亮到很晚。肖家三个男人,两代军人,围绕着国事、家事、过往的硝烟与当下的重任,进行了推心置腹的长谈。
肖征老爷子讲述着战争年代的铁血与牺牲,肖镇汇报着尖端国防的突破与面临的挑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肖曙说着正在运转中的广寒宫无人智能选矿加工厂运行情况,“升级版高超音速武器研究”有望提前7个月时间得到关键元素材料,承浩也听得心潮澎湃。
亲情的温暖,前辈的肯定,以及对职责使命的再次确认,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肖镇疲惫而孤寂的内心。
然而,国安委负责人,是没有真正假期的。。
大年初一,当京城还沉浸在节日的慵懒中时,肖镇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国安委指挥中心,听取节日期间的安全汇报,部署新一年的重点工作。
春节假期匆匆而过,他几乎没有片刻停歇,又马不停蹄地登上了飞往西北的专机,一头扎进了西北理工大学那充满活力的校园和高精尖实验室群,视察前沿科研进展,鼓舞士气。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从寒冬步入料峭的早春。
肖镇的生活被繁重的工作填满,像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
只是,那个名为“家”的港湾,依旧冰冷沉寂。
他与远在澳城的李小云之间,仿佛隔着一片冻结的海洋。
没有电话,没有视频,甚至连一条问候的信息都没有。
几十年的夫妻情分,似乎真的在那一场剧烈的风暴后,陷入了难以愈合的隔膜与冰冻期。
4月5日,清明节。天空阴沉,细雨如丝,带着料峭的春寒。
肖镇没有带任何随行人员,只让外孙刘继业陪着他,来到了革命公墓李老的墓前。
雨水打湿了黑色的墓碑,照片上李老的笑容依旧慈祥而威严。
“祖父,我和外公来看您了。” 小继业穿着小小的黑色外套,神情肃穆,将一束洁白的菊花轻轻放在墓前,然后学着肖镇的样子,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肖镇蹲下身,亲手用干净的毛巾,仔细地擦拭着墓碑上的雨水和微尘。
他的动作很慢,很轻,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沉重与敬意。他点燃三炷香,插在香炉里,青烟袅袅升起,融入蒙蒙雨雾。
“爸……我来看您了。”肖镇的声音低沉沙哑,在寂静的墓园里显得格外清晰,“‘夜枭案彻底结了,钱立民一伙,该伏法的伏法,该追责的追责。
国家的损失……我们会尽全力弥补,技术壁垒……我们会重新筑起,更高,更坚固。”
他停顿了很久,雨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别的什么。
“小云……她在澳城,承勋和小珊把她照顾得很好。您放心……”
肖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艰涩,“是我……没能保护好您。让您……走得这么突然,这么痛心。对不起,爸……”
他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伫立在墓前,任由冰冷的雨丝打在身上。
刘继业懂事地站在他外公肖镇身边,小手紧紧拉着外公的大手,似乎想传递一点温暖。爷孙俩的身影在蒙蒙细雨中,显得格外孤单而沉重。
当晚,七点整,千家万户的电视机里准时响起《新闻联播》熟悉的片头曲。
新闻结束,画面并未像往常一样直接切入黄金档电视剧。
短暂的片花后,屏幕下方打出了两个凝重的大字——《警钟》。紧接着,是严肃低沉的男声旁白:
“本台特别制作大型反腐纪录片《警钟》,今晚播出第一集:国之殇——‘稀土窝案始末。”
肖镇坐在书房里,正翻阅着文件。当听到“稀土窝案”四个字时,他猛地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瞬间锁定在电视屏幕上。
纪录片没有华丽的渲染,却以极其扎实的采访、翔实的数据、触目惊心的物证和清晰的时间线,将“夜枭”走私网络和稀土分离技术泄密案的全貌,血淋淋地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
镜头扫过堆积如山的走私稀土原料特写,冰冷的光泽下是触目惊心的国家损失。
解密后的技术参数交易记录复印件被放大,每一个字符都如同刺向国家科技心脏的匕首。
一份份伪造的学术交流邀请函和壳公司错综复杂的股权结构图,揭示了腐败分子精心编织的伪装。
银行流水单上那一笔笔巨额非法收入,如同贪婪的毒蛇,盘踞在国家的经济命脉之上!
更令人震撼的是,纪录片首次披露了关键涉案人员的审讯片段(面部做了技术处理,声音变调)。
代号“磐石”的调查组长冷静而有力的审问声,与嫌疑人崩溃的供述交织在一起,将钱立民如何利用职权,为走私提供保护伞。
如何指使心腹张维扬窃取核心参数,如何通过境外关联机构输送利益。
如何构建起一个侵蚀国家根基的庞大腐败网络的细节,一层层剥开!
其手段之隐秘、用心之险恶、危害之巨大,令人发指!
纪录片的节奏把握得极好,在揭露罪行之后,笔锋一转,开始讲述李老这位功勋卓着的老革命家,在得知自己视若子侄、一手提拔的秘书竟是最大叛徒时,那份被至亲之人背叛的痛心疾首,那份对国家蒙受巨大损失的悲愤交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旁白用沉痛而克制的语言描述:“巨大的精神冲击,引发了难以挽回的后果……一位为共和国奋斗一生的老人,倒在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
虽然没有直接点明李老的死因,但所有观众都心知肚明!钱立民,就是那把刺向老人的无形尖刀!
纪录片的最后,镜头定格在庄严的国徽上。旁白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反思和坚定的力量:
“稀土,是工业的维生素,更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基石。
核心技术,是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命脉所系!
此案的惨痛教训警示我们:腐败不除,国无宁日!失职渎职,等同犯罪!
守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位公民,更是每一位肩负重托的干部,不可推卸的神圣职责!
警钟长鸣,方能震慑宵小;刮骨疗毒,方能固本培元!历史的耻辱柱上,必将永远铭刻着背叛者的名字!”
两集连播,整整两个小时!当《警钟》的片尾曲响起时,整个神州大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沉默!
肖镇坐在书房里,电视屏幕的光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明暗不定。
他静静地看完了全部内容,手指无意识地握紧了椅子的扶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纪录片的内容翔实、客观、震撼,将“夜枭”案的罪恶与危害,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如同一记惊雷,炸响在亿万国民的心头!
几乎在纪录片结束的瞬间,书房里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铃声并未响起,反而是他放在书桌上的私人手机,突兀地、剧烈地震动起来!
肖镇的目光缓缓移向那部私人手机。屏幕上,跳跃着一个他无比熟悉,却又已经很久没有亮起的名字——“李小云”。
手机的震动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急促,仿佛电话那头的人,此刻正经历着怎样的心潮澎湃与挣扎。
肖镇看着屏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伸向手机的手,在空中停顿了那么极其短暂的一瞬。
窗外,京城的春夜依旧寒冷,但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这长鸣的警钟之后,在这急促的铃声之中,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
喜欢。
第11章 寒春:孤灯、孤冢与惊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