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往昔,自己或许也会持此见解。
     “罢了。
     记住,祖宗之规,善者从之,不善者弃之!”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朕亦出身贫寒,方有今日。”
     “人不可忘本,必须将百姓置于心中!”
     “此语不仅针对你们几个孙子,同样对你们所有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无奈叹息,正色告诫在场藩王及朱高炽三兄弟。
     众人连忙应允。
     不久,得知消息的燕王朱棣也匆匆赶至汉王府。
     望着众多儿子齐聚一堂,朱元璋心中满是喜悦。
     年关将至,哪位老人不期盼儿孙环绕膝下?
     朱标,晚宴前夕匆匆抵达汉王府,因朝中事务繁忙,他乘火车匆匆赶来,恰赶饭点抵达汉中。
     “此番能归家共度新春,皆需感激老九!”晚宴上,朱元璋突如其来的话语,令在场皇子皇孙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既已归来,便在西北多留几日,元宵后再启程。”朱元璋笑道,“元宵佳节,我带你们看样好东西!”
     他并未多言,众人却因此更加好奇,尤其是朱松与朱标之外的皇亲,纷纷揣测所谓“好东西”究竟为何。
     莫非老九又有新创举?老爷子此番召集众人归京,莫非就为了这神秘之物?
     尽管心存疑惑,却无人敢贸然发问。
     既然老爷子已发话,待到元宵自会揭晓!
     除夕前夕,汉中军的工作如火如荼。
     据秦武统计,报名参军者众多,已逾二十万,但符合条件且通过考核者仅两万有余。
     按朱松之意,欲组建三万水师,恐怕需延至年后方能完成招募。
     藩王们亦关注此事,尤其是与朱松交好的朱权、朱棡、朱柏等人,纷纷询问详情。
     得知仅招三万,且设重重条件与考核,众人皆感惊讶。
     汉中军如此招兵,标准之高,前所未见!
     再者,三万兵力在他们眼中,委实显得微薄!
     朝廷水军本就存在,尽管朝廷对此不甚重视,但大明水军总数也有二十余万,剔除虚报人数与缺乏战力的,能战之士少说也有十万之众吧?
     三万兵马,在多数人看来,确显寒碜!
     皆因汉中军的选拔门槛极高,报名者虽逾二十万,最终入选者不过一成!
     十选一的标准!
     这在朝廷军中,简直是匪夷所思之事!
     若依汉中军的标准筛选,朝廷的百万大军,怕是要剔除数十万,能留存几何都成疑问!
     对此,朱松并未多做解释,任由藩王们自行揣测!
     除夕之日,朝廷亦开始休假。
     除各部衙门必要值守人员外,其余官员皆享七日假期,正月初七重启公务。
     忙碌一年的朱标,也终于得以小憩数日。
     此年,对众多藩王而言,定是毕生难忘!
     众人未曾料到,过年竟能如此有趣,如此热闹!
     朱松安排的烟花表演、戏曲、舞台剧及相声小品等节目,皆令人耳目一新!
     尤其是大型舞台魔术,更是让藩王们大呼过瘾!
     汉中府的年味,相较于大明其他地方,浓厚至极!
     家家户户皆装饰一新,鞭炮烟火不绝于耳!
     如今,汉中亦有专门工厂生产销售烟花,价格亲民!
     更不必说汉中府百姓的收入,普遍高出其他地区数倍!
     漫步汉中街头,所见皆是一派繁荣景象!
     这番景象,对藩王们而言,心中无触动,实难可能!
     藩王们皆羡朱松,同时也思索,何以朱松能将封地治理至此!
     朱松的那些奇特物品与技术源自何处?
     亲近朱松的几位藩王略知一二,闻其设有专门研究院,专攻此类奇物。
     其余藩王则满心好奇,如燕王朱棣更是心生烦恼。
     在朱松面前,朱棣已屡遭挫败,但亲临汉中府后,方觉往昔打击微不足道。
     “父亲,闻九皇叔于汉中府建研究院,汉中军的精锐火器与奇物皆出于此!”
     朱高煦探得诸多消息,急于向朱棣邀功。
     “勿需你多言,父亲岂会不知?”
     朱高炽闻此,心生不悦,对朱高煦厉声斥责。
     朱棣面色愈发阴沉。
     他愤懑不已,为何朱松麾下能人辈出?
     “父亲既已知晓,何不设法挖几位过来?”
     朱高煦提议道。
     朱棣听后更加抑郁。
     他何尝不想,但岂敢轻举妄动?
     此事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
     “让你读书,你却偏要放牛!你脑子怎么想的?”
     朱高炽无奈地看着朱高煦,摇头叹息。
     “罢了,人家有本事是人家的事。
     从今往后,我们的根基在漠北!你们还是多费心思,考虑如何治理好漠北吧!”
     朱棣心烦意乱,对三兄弟一番呵斥后,拂袖而去。
    喜欢。
  

第578章 你脑子怎么想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