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85章 曹操平贼党,朱儁下坚城[1/2页]

济公传奇 王钟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却说黄巾贼军波才,被中郎将皇甫嵩击败,觅路乱奔,途中又多次为官军所阻;为首将领,乃是骑都尉曹操。奸雄发轫。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乃是沛国谯郡人,出身官宦世家,《三国志》中称其为西汉相国曹参之后,《魏书》中说曹操的祖先乃是黄帝,高阳帝时期,陆终之子晏安,本为曹姓。曹操本家祖原姓夏侯氏,因为父亲曹嵩乃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所以故冒姓为曹。宦官曹腾历侍四代皇帝,颇有名望,汉桓帝在位时,被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爵位,在汉灵帝刘宏在位时官至三公之首的太尉。
     年少时期的曹操机智警 敏,擅长随机应变,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
     曹操的叔父因不满其游手好闲,多次向曹操的父亲曹嵩告状。曹嵩当时任东汉高官(太尉),对曹操严加管教。为了摆脱叔父的监督,曹操设计假装中风,叔父见状急忙告知曹嵩,曹嵩急忙前往抚慰看视,这个时候,曹操已然起立。曹嵩看见曹操情况正常,于是问曹操道:“汝病已全愈否?”
     曹操答言无病,其父曹嵩复问道:“汝叔谓汝中风,怎说无病?”
     曹操佯作惊疑状,说道:“儿并未中风,想来是叔父恨儿,乃有是言!”父可欺,何人不可欺?曹嵩听见儿子并称叔父因厌恶自己而诬告。此后曹嵩不再信任其弟的告状,曹操得以更加恣意行事。??
     乡人见他斗鸡走狗,行同无赖,相率鄙夷,独梁国人桥玄,曾经为太尉。梁国人桥玄和南阳人何颙认为他不平凡,桥玄对曹操说:“如今天下将要发生动乱,非命世之才不能解救,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汝南人许劭以知人着称,他也曾评价曹操为“太平时的奸贼,乱世时的英雄”。(孙盛《异同杂语》记载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何颙亦言汉室将亡,惟曹操可安天下。未免高视阿瞒。曹操因此自负,经常与两人往来。桥玄复嘱操道:“君尚未有名,可交许子将,当得蜚声,幸勿自误!”
     曹操应命自去。这许子将乃是许劭的表字,许劭乃是前司徒许训之从子,籍隶汝南,许劭自幼好读史书,品评人物,与堂兄许靖每月开展月旦评,识拔樊子昭、虞永贤等人才,还揭露虚伪行径,受到人们尊敬。许劭年轻时就已有较高的名望,汝南太守徐璆听闻其贤名,便请其担任汝南郡功曹,官府的人得知后都主动端正自己的言行。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注释过《孙子兵法》。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到曹操前往拜见许劭的时候,许劭正为郡功曹,延请曹操入室,互谈世事,曹操却应对如流,惟许劭随便酬酢,或吐或茹,累得曹操烦躁起来,禁不住质问道:“操奉桥公训诲,特来访君,君素善衡鉴,请看操为何如人?”
     许劭微笑不答。已经瞧透。曹操愤然道:“见善即当称善,见恶即当言恶,奈何善恶不分,徒置诸 不答呢?”
     许劭为曹操所逼,方应声道:“汝系治世能臣,乱世奸雄!”确是至论。曹操毫不动怒,反大喜道:“君真可谓知己了!”曹操亦自认为奸雄。遂告别许劭还里。
     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推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当时称雒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汉灵帝刘宏宠幸的小黄门(宦官,太监)蹇硕当时风头正盛,他的叔父提刀夜行,刚好违反了汉朝廷的禁令,曹操毫不留情,立刻下令让人把将蹇硕的叔父抓起来,用五色棒将他打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得罪了一些当朝权贵,他们难以中伤曹操,只得以举荐为名,将其明升暗降,外调为顿丘(今河南清丰)县令。
     光和元年(178年),曹操因堂妹夫濦强侯宋奇被宦官诛杀,受到牵连,被免去了官职。其后,在洛阳无事可做,回到家乡谯县闲居。
     光和三年(180年),曹操又被朝廷征召,任命为议郎。
     在此之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谋划诛杀宦官,不料其事未济反为宦官所害。曹操上书陈述窦武等人为官正直而遭陷害,致使奸邪之徒满朝,而忠良之人却得不到重用的情形,言辞恳切,但是没有被汉灵帝刘宏所采纳。
     光和五年(182年),东汉朝廷令公卿按民谣检举刺史、二千石为害之人。当时太尉许戫、司空张济看着宦官的脸色行事,收取贿赂。宦官子弟宾客,贪污卑鄙,许戫与张济不敢过问,却虚报纠举二十六个处于边远小郡清廉惠政的人。官吏和百姓到京师申诉,陈耽和曹操上书:“公卿的检举,大都包庇各自的私党,是所谓‘放鸱枭而囚鸾凤。”其言忠切,汉灵帝刘宏因此责备许戫和张济,并将因谣言而被问罪的官员全部拜为议郎。而后,东汉朝政日益腐败,曹操知道无法匡正,便不再进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直到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朝廷拜授为骑都尉,受命与左中郎将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
     曹操引兵奔驰抵达长社,正值贼众败走,乐得乘贼危急,截杀一阵,黄巾军贼众心慌意乱,哪里还敢对抗敌方?但得冲开死路,连忙抱头窜去,曹操挥兵杀贼多人,夺得旗鼓马匹,不可胜计。待至残贼尽遁,皇甫嵩亦领兵赶到,与曹操相会,自然欢喜融洽,当下联合士兵追伐黄巾贼军队,长驱直进,朱儁亦到来会师,三路兵士联成大队,逐赶黄巾贼军出境;波才等人收众再战,复为官军所败,击毙至数万人,颍川乃平。
     皇甫嵩上表告捷,朝廷有诏封皇甫嵩为都乡侯,皇甫嵩益加感到亢奋,邀同朱儁和曹操,进发讨伐汝南陈国诸贼;贼目波才,方才逃至阳翟,打家劫舍,抢夺民粮,一听闻皇甫嵩等人又追到,慌忙集合众军对抗敌方,已经是来不及,皇甫嵩、朱儁、曹操三面兜拿,得将黄巾军残贼剿灭净尽,波才无路可奔,眼见是妻子就戮了。幺么小丑,有什么好结果?
     皇甫嵩等再次奔驰抵达西华,适有贼军头目彭脱,在该地猖獗害民,未曾经过大敌,冒冒失失,来与皇甫嵩等接面对仗,交战至一二时,已被皇甫嵩等捣破阵势,纷纷溃败而散,皇甫嵩下令招降,贼多匍匐乞命,彭脱见不可支撑,于是夺路遁去;汝南陈国诸贼众,俱来至皇甫嵩军营门前投降示诚,两郡又平。
     皇甫嵩上书于朝廷言状,将首功让于诸朱儁,并言曹操亦杀贼有功,这是皇甫嵩为人的好处。朝廷于是加封朱儁为西乡侯,赐号镇贼中郎将,迁升曹操为济南相;复令皇甫嵩讨伐东郡,朱儁讨伐南阳,曹操赴济南任事,于是三人受诏,分途告别。
     是时北中郎将卢植,连破张角,斩获至万余人,张角走保广宗,由卢植追至城下,筑围凿堑,造作云梯,正拟誓众登城,为歼灭贼军之计;不意都中来了小黄门左丰,赍着诏书,来视看卢植军队,卢植瞧他不起,勉强迎入,淡淡的酬应一番,小黄门左丰含有怒意,匆匆告辞离开,或劝卢植厚送赆仪,卢植摇首不答,听令还都。
     左丰星夜驰归,入宫面见汉灵帝刘宏,说道:“广宗贼容易破灭,可惜卢中郎固垒息军,连日不动,臣看他是要留待天诛了!”
     汉灵帝刘宏听了这话,不禁怒起,立刻派朝使带着槛车,拘拿卢植入京都,另外调河东太守董卓为东中郎将,代卢植后任。
     说起这个董卓,本是陇西郡临洮县(今甘肃岷县)人,表字叫作仲颍,素来性格粗猛,兼有膂力,平时能带着两鞬,左右驰射。鞬即是弓袋。
     董卓父亲董君雅在担任豫州颍川郡轮氏县尉时,生下了董卓和董旻,所以分别给他们取表字:仲颖、叔颖。
     董卓随着父亲的离职而返回家乡,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曾经到羌人部落游玩,与很多羌人首领结交,羌人豪士见董卓多力,并皆畏服。后来,董卓回乡耕种,一些羌人首领来看望他,董卓和他们一起回家,把耕牛杀掉款待众人。羌人首领们非常感动,他们回去后凑了上千头各种牲畜赠送给董卓。
     董卓成年后,就在陇西郡官府担任官吏,负责地方治安。当时,胡人经常骚扰边境,劫掠百姓,凉州刺史成就征辟董卓为从事,董卓领兵大破胡人,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将董卓推荐入朝廷公府。
     汉桓帝末年,董卓担任羽林郎。董卓有武艺,力大无双,擅长佩戴两副箭囊,骑马飞驰的时候,可以左右射击。
     延熹九年(166年),鲜卑人入塞,与叛乱的羌人联合,对抗东汉朝廷。当时朝廷拜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负责平定幽、并、凉三州叛乱。而董卓大概是此时出任张奂的军司马的。当时永康元年(167年)冬天,叛乱的羌人进犯三辅,张奂派军司马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次年,张奂班师回朝。董卓因功拜郎中,赏赐九千匹缣,董卓慨然道:“我得叙功,全靠军士。”乃将缣分赏军士,一无所私。后来如何专欲自恣。董卓全部分给下属官吏和士兵。(此事见前文第579章的 战平羌种,网殄名流。)
     当时董卓一无所私。后来如何专欲自恣?
     嗣董卓出任并州刺史,转为河东太守,至是奉诏为东中郎将,持节至广宗军营。军中因卢植被拘拿,心怀不服,再加上董卓颐指气使,满面骄傲倨然,越使军心生贰,不愿效劳;黄巾头目张角却从城中突出,来攻打董卓,董卓麾兵与战,兵皆退走,董卓亦禁遏不住,只好返奔;却被张角追至下曲阳,夺去了许多辎重,满载还城,留弟弟张宝屯守,与董卓相拒。董卓自知不敌,没奈何上表乞师,汉灵帝刘宏严旨谴责董卓,勒令罢职,特遣皇甫嵩进兵讨伐张角。
     皇甫嵩正进军剿战东

第585章 曹操平贼党,朱儁下坚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