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云雷纹灯牌非遗认证[1/2页]

我来现代当明星 蜗牛涂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评审会现场的空调冷气开得十足,苏明远却觉得掌心微微出汗。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这双手曾经握过毛笔、沾过墨汁,在殿试答卷上写下锦绣文章,如今却要在这陌生的时代里,证明一件“现代产物”的价值。
     “苏先生,您可以开始了。”
     评审席正中坐着一位银发老者,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两侧分别坐着四位评审,表情各异——有好奇,有不以为然,也有全然漠然的。
     苏明远深吸一口气,这感觉竟与当年殿试有几分相似。他转身朝向带来的团队点头示意,两个年轻人立即将工作台抬至会场中央。
     “各位评审老师,”苏明远开口时,意外地发现自己声音平稳如常,“今天我要展示的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路。”
     他从工具箱中取出一块椴木板,手指抚过光滑的表面。这一刻,他恍惚回到了小时候在父亲书房里抚摸宣纸的瞬间。那时他的手还很小,连笔都握不稳,却已经知道自己的命运与笔墨纸砚相连。
     “云雷纹,起源于商周时期,是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苏明远执起雕刻刀,手腕悬空,姿势标准得如同教科书示范。“云纹婉转,雷纹刚劲,一柔一刚,代表着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
     刀尖触木,细碎的木屑随之飞扬。苏明远全神贯注,每一刀都精准而坚定。评审会场静得出奇,只有刀具与木材接触时发出的细微声响。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被迫适应现代的古人,而是回到了最本真的状态——一个沉浸于技艺中的匠人。
     雕刻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没有人知道,为了重新掌握这门技艺,他曾在明远书院的后院里通宵达旦地练习。现代的木雕工具与古代大不相同,他必须忘记自己曾经熟悉的那些器具,从头学起。
     “苏先生,请问这与现代灯牌有什么关系?”一位年轻评审忍不住发问,“据我所知,传统木雕不会与电子元件结合。”
     苏明远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只是微微抬头:“问得好。非遗的核心不是固守古老的形式,而是让传统活在当下。这就好比宋人学唐,明人学宋,每一代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并重塑传统。”
     他的话让几位评审露出思索的表情。
     手腕转动间,云雷纹已初具形态。蜿蜒的云纹环绕着刚劲的雷纹,既古朴又充满动感。苏明远的目光变得遥远,他想起自己高中状元后,奉命编纂前朝文献时见过的那些纹样。那些曾经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图案,如今在他的刀下重生。
     “完成了。”苏明远轻轻吹去木板上的碎屑,将雕刻好的木板举起。灯光透过模板的镂空处,在墙上投下优美的阴影。
     接下来是LED灯的安装。这是苏明远最不熟悉的部分,由团队中的技术人员完成。他看着年轻人熟练地摆弄电线和小灯泡,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在他来的那个时代,夜晚只能靠烛火与油灯照亮,而如今,一个小小的二极管就能发出稳定而明亮的光。
     当LED灯被嵌入木雕模板后方,苏明远接过最后一环——彩绘工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匠人走上前来,他是苏明远费尽周折才请到的非遗传承人,已经八十高龄,手却稳如磐石。
     “徐师傅,麻烦您了。”苏明远恭敬地说。
     老匠人点点头,执笔蘸彩,在灯牌周围勾勒点缀。他的动作慢而稳,每一笔都蕴含着数十年功力。苏明远看着,忽然想起自己的启蒙老师。那位严厉的老人总是说:“技艺易学,匠心难修。”
     彩绘完成,苏明远接过最终成品。他手指轻轻一推,隐藏在侧面的开关被启动。
     暖黄色的光芒瞬间从灯牌中溢出,透过木雕模板的云雷纹样,在会场墙壁上投射出神秘而优美的光影。木纹的肌理在光线中清晰可见,与现代灯光奇妙地融合在一起,既古老又新颖。
     “这盏灯牌,木头是载体,光是灵魂,而云雷纹是连接二者的血脉。”苏明远的声音微微发颤,“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在我们生活中的气息。这盏灯照亮的,不仅是这个房间,更是让传统活在当下的路。”
     评审席上一片寂静。那位一直

第17章 云雷纹灯牌非遗认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