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晨雨刚歇,濠州的耐盐禾幼苗已顶破表土,两瓣嫩黄的子叶像展开的小巴掌,沾着晶莹的水珠。张三蹲在田埂上,用竹片轻轻拨开一株幼苗周围的湿泥,根须在土中呈白色放射状,长度已有三寸 —— 这是健康的兆头,正如《农政录》“幼苗篇” 所记:“雨润苗挺,根白如玉,管护当紧”。王老实的儿子狗剩拿着剔草刀,正小心翼翼地剔除幼苗间的杂草,刀刃贴着地面,生怕碰伤纤细的苗茎。
     “张师傅,这草长得跟苗真像!” 狗剩举着一株刚拔起的杂草,叶片也是细长形,只是颜色稍浅。张三接过杂草,指着叶鞘处的绒毛:“你看,耐盐禾的叶鞘有细毛,这草没有,” 他用手指捏着草茎,“而且草茎发脆,一折就断,苗茎是韧的,” 狗剩跟着学分辨,不多时就拔了一小筐杂草,筐底的青草沾着泥水,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泗州的沼泽地里,野慈姑的幼苗已长出三片真叶,叶片在晨露中舒展如翡翠。李四正指导村民搭建 “浮架”,用芦苇编织的筏子铺在水面,刚好托住幼苗周围的泥土:“这架子能防幼苗倒伏,” 他踩着木屐在水中移动,筏子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泗州水多,苗长得快,不托住容易被水泡烂根。” 村民们跟着搭建,芦苇筏在水面连成一片,像给沼泽地铺了层绿色的毯子。
     正午的日头钻出云层,晒得地面微微发烫。濠州的农人们趁着晴暖给耐盐禾幼苗追肥,腐熟的豆饼水装在陶瓮里,散发着淡淡的豆香。“这肥要‘点浇,” 张三用瓢舀着肥液,沿着苗根周围的土沟浇下,“每株半两,别浇在叶上,” 他示范着控制瓢的角度,肥液顺着沟底缓缓渗透,“比漫灌省肥三成,还不会烧苗。” 王老实学着浇了几株,肥液溅到叶片上,赶紧用湿布擦掉:“这苗金贵着呢,可得仔细。”
     午后的云层又渐渐增厚,风里带着潮湿的凉意。泗州的野慈姑田里,李四发现有些叶片上出现了蚜虫,细小的绿色虫子在叶背蠕动,叶片已被啃出细密的孔洞。“快取艾草和辣椒来!” 李四喊道,村民们很快抱来晒干的艾草和红辣椒,他让人将两者混合捣碎,装入布袋浸泡在温水中:“这‘艾辣水是驱虫的好东西,” 他用竹制喷壶将药液喷洒在叶背,“比石灰水管用,还不伤苗。” 喷过药的叶片上,蚜虫很快停止了蠕动。
     濠州的耐盐禾幼苗行间,杂草又冒出了新的嫩芽。张三让人用 “耘锄” 松土除草,这锄头的锄齿又细又密,能贴着地面划过,既除了草又松了土。“这耘锄要‘顺垄走,” 他握着锄柄示范,“别横着来,会伤着苗根,” 锄头划过的地面,泥土变得疏松,幼苗的根须在松土中更显舒展,狗剩跟在后面,用手捡拾漏网的杂草,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落,滴在泥土里。
     傍晚的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濠州的农人们赶紧给耐盐禾幼苗搭建 “挡雨棚”,用竹篾和油纸制成的小棚子,每个罩住五株幼苗。“这棚子要留透气缝,” 张三调整棚子的高度,离幼苗顶端一寸远,“既能挡雨又能通风,比整棚盖着强,” 雨水打在油纸上,发出 “噼啪” 的声响,棚下的幼苗安然无恙,子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泗州的雨势稍大,李四带着村民加固圩埂,用草袋装土堆叠

第409章 晴雨相续与幼苗管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