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仓储充盈,商号遍及西北诸州,是地道的财雄势盛之族。
     至于刘家,则是在地耕读世家。
     传承六代,府上子弟中不乏进士举人。
     尤以族中长孙刘景渊为翰林院编修,虽不张扬,但官声颇佳。
     刘氏家族素以稳重守成着称,在潞川士林中也极有威望,许多中小士族皆以刘家为马首是瞻。
     三家之中,王氏主声,白氏主财,刘氏主望。
     若说其余士绅是“富户”,这三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心骨”。
     而原本,在李庸府上合议之时,众人便有意将这三家拉来一并定策。
     由王三郎出面牵头,其余人各自分摊,一则,可对外可称士绅同心,二来内部也好互为掣肘、彼此约束。
     不至于有人带节奏、抢风头。
     可如今,王家、白家、刘家三家同时被请入官署,整整一个晚上未归……
     他们连个参考答案都没有了!
     “各位,怎么办?”
     冯鹤年颤抖着嘴唇问道。
     其余三人,齐齐都将目光投到了李庸身上。
     而李庸环顾四周。
     良久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给各位交个底吧,我们李家……出两千。”
     听见这话,四人脸上立刻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但却无一人反驳,更无一人讨价还价。
     只有最年轻的陈怀道张了张嘴,片刻后,涨红了脸嗫嚅道:“那……李老莫要出尔反尔啊。”
     “那是自然。”
     李庸苍老的脸上,露出几分苦笑神色。
     再没心情商议什么,只是端茶送客。
     四位士绅离开了李家。
     回到府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点库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庸不愧是他们这群中层士绅中,年纪最大也最精明的一个老狐狸。
     两千石,这个数字不低。
     它高过市面上多数富户的估算,也远超了他们几个今夜,在李家厅中拟出的,统一章程的上限。
     不论是五百、七百,还是最高的八百,在这个数字面前都显得小家子气。
     但偏偏,这个数字又不夸张。
     不至于高得离谱,也不至于引起公愤,更不至于让他李家伤筋动骨、倾尽底蕴。
     两千石,正好卡在一个“看起来很大方、实际却留有余力”的位置上。
     没有争先,却也绝不落后。
     若明日王、白、刘三家开榜竞捐,李家两千石的数字,足以挤进前列,不至于被打压出局。
     而若那三家态度模糊、投入不多,他李庸则可顺势稳坐士绅之表率之位。
     一进一退,都留有余地。
     而对在场其他几人来说,这两千石就不仅仅是一组捐粮数字了。
     而是一道摆在他们面前的警戒线。
     他们若是还想按原来协商的章程出三五百石,那李家两千石这一出,便等于将他们打入惜米吝粮的行列。
     但若是有人一时冲动,想要趁着李家摊牌来场豪赌,妄图压李家一头、搏一个风头。
     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能在明天榜文贴出、舆论四起的场面下,不但能稳压李家,还能同时压得住王家、白家、刘家。
     “老登,真特么阴!”
    喜欢。
  

第856章 三大户失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