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讲了三天课,李北玄的嗓子都快冒烟了。
     这三天里,蓝田西侧那片地盘,基本变成了大型施工与教育同步试点区。
     一边搭脚手架砌砖筑模。
     而另一边,李北玄就在泥地里搬张桌子,架块黑板。
     开始给一群学生、工匠和技术员讲高炉结构原理。
     而课程安排,则非常不讲武德。
     上午讲热力学,下午讲炉体结构,晚上还要讲金属反应速率,以及排渣通道的几何优化设计。
     要不是李北玄提前写过教案,自身也有现代人熬夜的底子,说不定这副小身板,早就被他熬躺下了。
     但李北玄不仅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开心。
     毕竟这特么注定是要留名青史的大工程啊。
     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注定要留下他李北玄浓墨重彩的一笔。
     哪怕李北玄本身就是个日子人,不怎么在乎这些虚名,但也免不了有些小激动。
     武朝工业革命第一人……
     我靠,帅的嘞!
     所以在这种荣誉的驱动下,李北玄更有精力了。
     几乎连轴转的讲了三天。
     直到学生和匠人们把理论知识都吃透之后,李北玄便不再讲课了。
     而是亲自主持开工,拉开了这场史无前例的,蓝田高炉实地建设试验。
     这一天,蓝田像过年一样热闹。
     整个东南工区提前半个时辰集结完毕,光是匠人和学生就站了三排,地上挤得密不透风。
     而在更外围,工部、兵部、刑部、还有内阁派来的监工官,也都在各自观测点就位。
     甚至连几个尚书衙门的官员,也蹭了进来。
     一边听,一边装懂。
     至于李北玄,则换上了一身厚实的牛皮护衣,站在指挥台上。
     一手叉腰,一手拿着张图纸,声音洪亮地喊道:“开——工!”
     这道指令一出,整片工坊瞬间沸腾了。
     有人搬石、有人搅泥、一群土木老哥挽着袖子就开干。
     忙得跟过年杀猪似的,处处都是敲打声、喊号声、拉锯声。
     很快,地基就打好了。
     别看打地基只用了五天时间,但这活其实并不好干。
     虽然高炉外头,看着就像一根粗壮烟囱似的。
     可那玩意儿的地下基础,比地面部分还复杂。
     得挖三丈深的地穴,得打桩,得压层,还得考虑高温传导后的地面膨胀情况。
     而李北玄虽然已经把水泥混凝土给搞出来了。
     但现在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套娃式的问题。
     没有钢筋。
     而没有钢筋,就打不好地基。
     而打不好地基,就搞不出高炉。
     搞不出高炉,就没办法炼钢。
     没办法炼钢,就没有钢筋。
     而没有钢筋,就……
     不过好在,这高炉也只是实验性质的,并不打算真正投入使用,李北玄对它的使用寿命并没有太大的期待。
     最终,勉勉强强用其他强度低一些的材料,算是把地基给打好了。
     而另一边。
     蓝田的这些事,也没瞒着人。
     别看工部那帮来协助的官员,天天跟着蹭课,甚至还亲自下地过了一把土木老哥的瘾,但实际上,他们早就暗地里把蓝田这几天的动静,一点不落地写进了密报里。
     而地基打好之日,这一份密报被密使连夜送进了宫。
     送到了那位……最应该看到的人手里。
     ……
     贞观十三

第992章 高炉开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