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展出文物造型多样、用料讲究、工艺精湛,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为宫廷佛教和生活用具中的精品。
汉唐陶俑馆展出的陶俑用作古代陪葬的冥器,是为了使死者在冥世继续过着和生前在人间一样的生活。这种以偶人送死的风俗源于盛极一时的人殉葬俗。人殉葬俗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到了商代人殉之风更加盛行。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转型,用人殉葬遭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并以法令的形式得以禁止。然而与人殉制度相应的“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却根深蒂固,人们极力寻求殉人的替代品,于是俑器的使用逐步推广开来,以俑随葬逐渐成为了一种制度。展出的200余件汉唐陶俑,集中地向人们展示了这一时期汉俑的古拙质朴、晋俑的拘谨呆板、北魏陶俑的秀骨清像、唐俑的高贵华丽,不仅为我们勾勒出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脉络,也为我们了解古代雕塑艺术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珍贵实物资料。
书画馆的书画藏品以宋、明、清及近现代作品为主,藏品涉及宋代的苏轼,明代的张宏,清代的王铎、赵之谦、查士标、恽寿平、康有为、吴昌硕、任伯年、翁同龢、何绍基等,近现代的齐白石、溥儒、于右任、郭沫若等。他们学养深厚、笔墨精湛,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在世界绘画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对我国书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石刻馆展出的石刻造像时代从东汉、北魏,迄唐宋明清而不辍。造像题材有石刻雕像、佛教造像、造像碑、装饰纹样和神话故事等。造像多用青石、汉白玉石和砂岩石雕凿,突出表现人物和动物的主要特征,或神态夸张,或清奇丰腴,或线条遒劲,或灵巧狞悍。虽风格各异,但比例协调,气韵生动,写意传神。展览分陵墓石刻、宗教石刻、建筑及其它石刻三个单元。
洛城博物馆先后引入具有异域风情的《秦汉——罗马文明展》《风格挪威画展》《非洲文物艺术展》及自主策划《丝路起点——丝绸之路与洛阳》《运河中枢——大运河与洛阳》等等大型临时文物展览,丰富展览内容,使观众到博物馆参观能够常看常新。
从《平山郁夫藏丝绸之路文物展》是洛城博物馆在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展出的上起公元前2000年,下至公元8世纪,涵盖了陆上丝绸之路从地中海地区、两河流域到印度的主要古代珍贵文物近200件(组),包括石刻、玻璃器、饰品、织物、青铜器、陶器、金银器以及平山郁夫先生的绘画作品等展品,展现了丝绸之路对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产生的重要历史性影响。
谁调清管度新声——丝路之路音乐文物展,集合六省区多家文博单位的音乐文物精华,共展出陶、石、骨、青铜等材质类音乐文物300余件。展览通过“华夏与西域”、“凿空与涌流”、“百川归海”、“天乐妙响”四个部分,全方位地展现了丝绸之路上从新石器时代至唐代音乐文化的交流、发展与演变。
天下无双品人间第一花——故宫博物院藏牡丹题文物特展,展览以“芳菲独秀”“嘉瑞呈祥”“鸟语花香”“写真传神”“淡雅清新”“富丽秾艳”“华章焕彩”7个部分,全面展示了故宫博物院藏各类牡丹题材文物,让故宫牡丹题材精品文物与满城盛放的洛城牡丹交相辉映。
融合之路——拓跋鲜卑与华夏文明的交融展览,是拓跋鲜卑民族文化遗产最为集中、丰富的展览,是三地最具特色的共同历史文化记忆。展览通过展示嘎仙洞、呼伦湖、盛乐、平城和洛城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文物,以“肇源兴安森林之子”、“南迁大泽游骋草原”、“盛乐建都北魏立国”、“百年平城北方霸业”、“迁都洛阳走向融合”5个部分,重塑和再现拓跋鲜卑民族起源、发展、壮大,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博物馆正门前东西两侧的一层附属建筑为牡丹花都特产展厅,面积约3600平米,主要汇集了河南省内尤其洛阳的知名特色食品、牡丹食品及农副产品。
“河洛之光”数字馆总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借助VR技术、幻影投像、AI换脸、多媒体互动等数字技术,打造出国宝之光、智慧之光、礼乐之光、四季更迭、开拓之光等八大主题区域,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沉浸式体验洛城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集中收藏有洛城地区出土的上自史前、下迄明清时期的各类珍贵文物,尤以夏商周三代青铜礼器、汉唐陶俑、唐三彩和宋代瓷器等,藏品数量较大,种类丰富,富有地域特色,在文物界占有一定的地位。馆藏文物件,其中珍贵文物5406件。
洛城博物馆依托古都文化和藏品优势,“文明中心、丝路起点、运河枢纽、客家族源、民族熔炉”的定位为文化中心,加强国际交流,每年引进输出精品展览,并多国举办丝路文化展览。
近年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在“洛水霓裳”装束复原秀依托洛阳博物馆馆藏文物,复原了25套古代装束,展示了战国至宋代千余年间的服饰文化。
洛城博物馆是华夏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之一,所展现的文化价值确是华夏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童煊一行人从晋地的佛教文化到中原地区的多样文明。华夏历史的厚重让这些在外国长大的好友和家人深刻的感受到了华夏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一行人决定延长出游时间计划将中原几省走完再行回程,将返程的时间再行推迟。童煊接到了上峰的通知让他于一个月后参加上京的高层会议。童煊算了一下时间一个月后,他能提前到上京,遂痛快的答应了。
这期间他会陪着家人和兄弟们一起感受一下华夏中原文化。对于沿途的所见所闻,童煊并不陌生,很多的故事甚至是导游没提到传说,他早已在书上耳濡目染过。此刻只是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文字的魅力,当身临其境感受才发现文字的记载远没有真正看到的震撼,但史书文字所描述的是过去的历史,是曾经的辉煌,而如今再看却难免让人觉得落寞。有一些历史终究成为纸上的文字而无法再临其境的感受。很多历史文明的辉煌只能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将史书上的文字还原复刻,通过现代科技去体验曾经历史的辉煌。这也是历史的遗憾。华夏的历史从来不是一部典籍,一段文字能描述的他的源远流长值得后人琢磨品鉴发扬。
当晚童煊一行人在洛城参加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
喜欢。
第345章 出游(博物溢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