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4章 地契[1/2页]

以捕快之名 我是傻呼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鲁一林给张希安选定的宅子占地大概六亩,很是宽敞。
     缓缓地推开那两扇厚重的、包铜的朱漆大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门轴发出“嘎吱”一声,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门开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青砖砌成的影壁,它宛如一座沉默的守护者,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影壁上雕刻着一幅栩栩如生的麒麟送子图,麒麟昂首挺胸,身披鳞甲,脚踏祥云,口中吐出一颗晶莹剔透的明珠,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祥瑞和福气。阳光从一侧斜照过来,将麒麟的影子投射在青石板铺就的地面上,那影子随着光线的移动而微微晃动,竟给人一种麒麟要破墙而出的错觉。
     影壁前,左右各立着一尊一人高的石狮。这对石狮威风凛凛,张着血盆大口,露出锋利的獠牙,铜铃般的圆眼怒视前方,仿佛在警告任何来者不得擅入。石墩上雕刻着精美的莲花纹,雨水顺着凹槽缓缓流淌,最终在石狮的脚下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水洼。那水洼中的积水倒映着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面。
     绕过影壁,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被磨得发亮的青石板路,仿佛岁月的痕迹都被深深地刻印在了上面。石缝里,几丛顽强的野草钻了出来,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给这片古朴的景象增添了一丝生机。
     路的两旁,整齐地种着石榴树。这些石榴树的枝头挂满了红艳艳的果子,宛如一个个小灯笼,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树下摆放着石桌和石凳,桌角雕刻着精美的葡萄藤图案,凳面上则刻着胖娃娃抱着鲤鱼的可爱图案,让人不禁想起了那些古老的传说和故事。
     前院的东侧,有一个宽敞的马厩。木栅栏上整齐地钉着铜钉,闪耀着微弱的光芒。马槽边堆积着新鲜的草料,散发出淡淡的草香。李宁显然已经提前安排好了一切,几个身着短打打扮的仆役正手持扫帚,认真地清扫着马厩。他们的动作熟练而利落,扬起的草屑在晨光的照耀下如雪花般飞舞,在空中打着旋儿,然后缓缓飘落。
     穿过那道垂花门,仿佛穿越了一道时空的界限,真正踏入了内宅的领域。这道门,宛如一座精致的艺术品,两根立柱稳稳地撑起雕花横梁,横梁下悬挂着倒挂的莲花柱,花瓣层层叠叠,细腻入微,连最细的叶脉都被雕刻得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力。
     门内是一个方形的天井,地面铺满了青灰色的砖块,它们巧妙地拼接出卍字不到头的纹样,给人一种无尽循环的感觉。下雨时,雨水顺着瓦当滑落,汇聚到天井中央的太湖石上。那太湖石造型奇特,宛如一座天然的假山,石缝里生长着几簇苔藓,它们在雨水的滋润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正厅非常宽敞,足足有五间那么宽。它的梁柱都十分粗壮,竟然是用碗口粗的楠木制成的。这些楠木柱础被雕刻成鼓形,表面还刻有精美的图案——34;暗八仙34;。所谓34;暗八仙34;,就是指八仙过海时所使用的法器,如铁拐李的葫芦、韩湘子的笛子等等,每一个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抬头望去,屋顶的藻井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它是用金箔贴出来的蟠龙图案,龙嘴里还衔着夜明珠。当夜晚点亮烛火时,整个屋子都被映照得亮堂堂的,而且由于金箔的反射作用,满屋子都晃着粼粼波光,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再看那八仙桌,上面摆放着一把紫砂壶,壶身刻着34;煮雪烹茶34;四个字,显得格外雅致。而在八仙桌旁边,还立着一个黄杨木博古架,上面蹲着一只青花瓷的貔貅镇纸,为整个房间增添了一份古朴和庄重。
     东西厢房各有三间,每间屋子的窗户都糊着云母片,阳光透过云母片照射进来,仿佛是撒了一把碎银子一般,闪闪发光。窗棂采用的是“步步锦”的样式,横竖棂条交错成菱花格,糊的桑皮纸微微泛黄,给人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感觉。
     屋内的炕席上铺着蓝白格子的棉布,炕沿则镶嵌着紫檀木雕的卷草纹,精致而细腻。墙上挂着一幅中堂画,画的是雪景寒林,白雪皑皑,寒林萧瑟,给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旁边立着一个乌木嵌螺钿的立柜,柜门上嵌着整块和田玉雕成的松鹤延年图案,栩栩如生,仿佛要展翅高飞一般。
     后院最为精妙的当属那方曲水流觞池。池底铺满了光滑的鹅卵石,清澈见底的池水中,水草随着水波轻轻摇曳,宛如绿色的丝绸。池边堆叠着太湖石假山,石洞里巧妙地隐藏着暗道,顺着石阶走下去,便可通到后厨的地窖。
     池畔种植着十来株西府海棠,每逢花开时节,满树的花朵如胭脂般艳丽,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一场花雨。花瓣落在池面上,被水中的游鱼顶着打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池边还有一座汉白玉栏杆的凉亭,六角攒尖顶在阳光下闪耀着洁白的光芒。亭顶落着几只蓝尾喜鹊,叽叽喳喳地叫着,为这宁静的后院增添了几分生机。亭内的石桌上摆放着围棋盘,黑子是雨点瓷制成,白子则是用和田脂玉雕成,黑白分明,质感温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这座宅子的西北角,矗立着一座三层高的更楼。它宛如一座古老的了望塔,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每一层的檐角都悬挂着铜铃,微风吹过,铜铃发出清脆的叮当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可以想象若是夜幕降临,巡夜的下人手持灯笼,小心翼翼地踏上那咯吱作响的木梯。木梯在他的脚下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仿佛在抗议着他的重量。然而,下人却习以为常,他熟练地攀爬着,一步一步地向着更楼的顶层迈进。
     终于,巡夜下人登上了更楼的顶层。他站在窗前,透过那精美的菱花窗,向外张望。这扇窗户就像一个神奇的画框,将

第384章 地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