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八乡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若隐若现,宛如沉睡的巨兽;近处的村庄灯火通明,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显得宁静祥和。
巡夜下人的目光越过院墙,落在了墙外那三丈宽的护城河上。河水在月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色的绸带。这条护城河的水引自后山的溪流,清澈而湍急。河面漂着几盏莲花灯,它们随着水流缓缓飘动,宛如夜空中的繁星。夜风轻轻拂过,灯影在涟漪中摇曳,碎成点点金芒,如梦如幻。
如果要论及最为讲究的地方,那无疑就是地下的火道了。正房和绣楼的砖缝之中,竟然隐藏着精巧的暗渠。而烧炭的炉膛,则被巧妙地安置在后院的偏房之中。当炭火在那用青砖垒砌而成的烟道里蜿蜒前行时,仿佛一条灵动的蛇,热气也随之顺着地砖下的孔洞源源不断地往上涌动。
尤其是在那严寒的隆冬时节,当人们坐在花厅里悠然自得地品尝着香茗时,鼻尖会若有似无地嗅到一股淡淡的檀香味。然而,与此同时,脚底却仿佛踩着温暖的火炕一般,让人感到无比舒适。甚至连廊柱上那原本晶莹剔透的冰棱,也在这股热气的熏蒸下,渐渐融化成了一滴滴的水珠。
这座宅子的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扇精美的大门,门环是鎏金的兽首,栩栩如生,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宅院的安宁。门槛内则巧妙地镶嵌着辟邪的桃木,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走进宅院,厨房的灶台更是令人惊叹。它被砌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七个灶眼与34;柴米油盐酱醋茶34;相对应,不仅实用,还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这样的设计让人在烹饪的过程中,仿佛也能感受到宇宙的奥秘和生活的美好。
而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茅房都被精心打造。它用青砖砌成了船形,墙壁上开着透气孔,保证了空气的流通。蹲坑旁还挂着一个铜制的熏香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让人在如厕时也能感受到一份雅致。
住在这样的宅院里,每一处都透露着雕梁画栋的讲究,让人的呼吸都仿佛变得优雅起来。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主人的品味和对生活的热爱。
“你家好大。”钱良不住感叹。
张希安看了看旁边杨二虎,开口道“你去给钱良也安排一间房。”
杨二虎点了点头就去安排。
在这个忙碌的场景中,最忙碌的人非黄雪梅莫属。她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穿梭于各个角落,安排人手、检查工作。她的身影时而在楼上,时而在楼下,忙碌而有序。
张希安看着黄雪梅忙碌的样子,不禁露出微笑,他走到黄雪梅身边,轻声问道:“这宅子怎么样?”
黄雪梅停下手中的活儿,转头看向张希安,微笑着回答道:“这可是用八百两银子买回来的宅子,怎么会差呢?”然而,她的话语中似乎透露出一丝心疼,毕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接着,黄雪梅又补充道:“只是这宅子太大了些,我们这十几口人根本住不完啊。”她的目光扫视着宽敞的房间和庭院,心中不禁感叹这座宅子的规模之大。
张希安听了黄雪梅的话,却不以为意,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坏笑,说道:“没事,等以后有了孩子,就不会觉得大啦。”
“懒得理你。”黄雪梅满脸羞涩,双颊如晚霞般绯红,她娇嗔地嘟囔着,声音轻得如同蚊蝇一般。
“清语的爹,也就是李宁,给咱家派来了四五个丫鬟,这些丫鬟都还挺得力的,而且也很有分寸。”黄雪梅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说道,“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安排呢?”
张希安略一思索,然后沉稳地回答道:“这样吧,这些丫鬟都归你管。月钱怎么发,做事怎么安排,你都可以全权做主。不过,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如果有谁胆敢以下犯上,那就不用客气,直接打死就是了。”
他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让人无法忽视。张希安深知,家大业大之后,必须要立下严格的规矩,才能保证家庭的秩序和稳定。
“要不还是让大夫人(王萱)管吧。我还没管过这么些人呢。”黄雪梅有些犹豫。
“那你去跟王萱商量商量,这都是小事。”张希安满不在乎。
“嗯”,黄雪梅微微颔首,表示同意。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张希安身上,轻声说道:“你要不要睡会儿呢?今早你急匆匆地赶回来,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一口,衣服也没来得及换,现在肯定累坏了吧。而且,你身上的味道……”说到这里,黄雪梅不禁笑了笑,“都快臭啦!不过没关系,我已经让人去烧水了,等会儿你先洗个澡,好好放松一下。”
张希安听了黄雪梅的话,嘴角也泛起了一抹微笑。他感激地看了黄雪梅一眼,说道:“也好,那就麻烦你了。”
不一会儿,浴桶里就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洗澡水,水汽弥漫,让人感到一阵温暖。黄雪梅轻轻地走到张希安身边,细心地帮他脱下衣服。就在这时,一个锦囊突然从张希安的衣服里掉了出来,“啪嗒”一声落在地上。
黄雪梅连忙弯下腰,捡起那个锦囊。她好奇地看了看,发现锦囊的材质十分精美,上面还绣着一些精致的图案。黄雪梅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将锦囊递给张希安。
“这是什么?可是什么要紧的物件?”黄雪梅问道。
“我看看。”张希安接过锦囊。这时候他才想起,这是黄县令当初塞给自己的。打开一看。张希安倒吸一口凉气——黄白县西郊别院的地契!
喜欢。
第384章 地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