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紧给粮仓的草围加盖油布,油布边缘用麻绳系在仓壁的铁环上:“这雪粒看着小,渗进草里就麻烦了,” 陈老汉用木杆将油布撑平,“油布能挡雪,草围能保温,双层保护才稳妥。” 仓库里,新收的耐盐禾种子被装进陶瓮,瓮口用桑皮纸密封,纸上再压一块青石:“这样能防霉变,” 宝儿在瓮身贴上新的标签,“种子要单独存放,离墙三尺远,通风好。”
     夜深时,雪粒变成了雪花,簌簌地落在粮仓的油布上。王晏之的书房里还亮着灯,他正在审阅《新田开垦计划》。计划详细列出了开垦步骤:“正月引水洗盐,二月撒草木灰改良,三月深耕晒垡,四月播种耐盐禾”,每个步骤旁都标注着所需人力和工具:“需壮劳力两百名、牛车五十辆、草木灰三千担”。幕僚在一旁补充:“按大人的意思,新地要挖‘丰产沟,沟深一尺,沟距三尺,既能排盐又能保墒。”
     黎明的雪停了,田野上铺了层薄薄的白霜,像撒了把碎银。陈老汉踩着积雪来到耐盐禾的种子瓮前,打开一个陶瓮,抓出一把谷粒,用牙轻咬,依旧清脆有声:“这种子保管得好,” 他对身边的后生说,“开春播种,芽率肯定高。” 后生们正在清理粮仓周围的积雪,雪水顺着排水沟流走,不会在仓底淤积:“雪水最干净,” 哈桑用桶接住融水,“用来拌种最好,比井水温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农人们开始精选来年的稻种,竹筛里的谷粒被反复摇晃,瘪粒和杂物从筛孔落下。“选种要像挑女婿,” 陈老汉边筛边说,“要饱满、要沉实、要没有虫眼,” 他将筛好的谷粒倒入清水,饱满的种子沉在水底,瘪粒浮在水面,“捞三遍,剩下的都是好种,比去年能多收一成。” 选好的种子摊在竹席上晾晒,正午的阳光将谷粒晒得发烫,水汽蒸腾而起,在冷空气中凝成白汽。
     王晏之的幕僚带着工匠搭建新的育苗棚,棚架用粗壮的竹篾搭建,能抗住冬天的风雪:“棚顶要呈人字形,” 工匠用麻绳捆扎竹架,“雪才能滑下来,不会压塌棚顶。” 棚内的地面铺着干燥的稻草,墙角放着炭火盆(只在极寒时点燃):“育苗时温度要保持在十五度,” 幕僚用墨笔在棚柱上画刻度,“温度计挂在离地面三尺高的地方,读数才准。”
     午后的阳光穿透云层,晒得积雪微微融化,露出下面湿润的土地。农人们开始挖掘新田的灌渠,冻土被镐头刨得 “咚咚” 作响,碎冰与泥土混合在一起:“这渠要挖得直,” 陈老汉用绳子拉直线,“水流才顺畅,洗盐才均匀。” 渠底铺着一层细沙,能过滤水中的杂质,防止渠道淤塞:“沙层要三寸厚,” 他用木尺测量,“比直接挖土渠耐用。”
     傍晚的炊烟在雪地里散成淡蓝的烟柱,农人们围坐在仓库的火堆旁,听陈老汉讲来年的耕种要点。“耐盐禾要在清明后播种,” 他用树枝在地上画着,“行距一尺五,株距五寸,深浅要一致,” 他指着画好的田垄,“垄高要五寸,防涝,” 年轻的农人们认真听着,不时提问,火堆的光芒映着他们期待的脸庞。
     宝儿在《冬储日志》上记录:“新粮储存完好,耐盐禾种子芽率预计九成五,野慈姑球茎无霉变。新田规划完毕,待开春即可动工。” 她合上日志,看着窗外的雪光,仓库里的粮仓在月光下像一座座小山,透着安稳与富足。她知道,只要冬储管理得当,来年的耕种计划周密,这片土地一定会迎来又一个丰收年。
    喜欢。
  

第404章 冬储细管与新田规度[2/2页]